马术在线 首页 马术杂志 专题 查看内容

高原上奔跑的图腾

2013-3-1 16:26|来自: 《马术》2013年2月刊

摘要: 雄伟辽阔的青藏高原孕育了雪山、河流,还有辽阔的草原,那些世代在草原上游牧的人们,对马有着由衷的敬意。在他们的生活里,马是不可缺少的生活助手和最好的伙伴,在宗教和传说故事中,马一直都是吉祥、勇敢、善良的 ...


雄伟辽阔的青藏高原孕育了雪山、河流,还有辽阔的草原,那些世代在草原上游牧的人们,对马有着由衷的敬意。在他们的生活里,马是不可缺少的生活助手和最好的伙伴,在宗教和传说故事中,马一直都是吉祥、勇敢、善良的化身。

人生仪式与马

在西藏人民的生活中,马有两种用途,一种是用来驮运,一种作为交通工具。有时候家里的孩子会骑着驮运的马玩两下,但作为交通工具用的马,是不能用来驮物的。藏族人崇尚白色,尤其崇尚白色的马,认为是菩萨的化身,是吉祥之物。因为长久以来的共同生活,在辽阔的牧区,人对马也有了依赖的感情。

在藏地随处可见的飞舞的经幡(“隆达”)上,分别用五种颜色(白、黄、红、绿、蓝)、五种动物(宝马居中,大鹏金翅鸟、龙、狮、虎围绕)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寓意五行循环往复,生命经久不息。在藏地,只要是印有以上图案的统称为经幡,无论是迎风招展的织物,还是印刷而成的小小的纸片,它们在藏语里称为“隆达”,“隆”是风的意思,“达”是马,通常在隆达上绘制的马的数量也有差别,有一马、四马、十马等不同的图案,以十马为至尊。风马的确切含义是:“风会传播印在经幡上的经文到远方,是运送经文的一种无形的马,而马即是风。”人们通过悬挂和抛撒“隆达”,寄托自己希冀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而每个家庭中的男主人,必须要有一匹马,如果是好马,是很让人羡慕的事,生活条件好的家庭都会为男孩子准备一匹马。男孩子一般在6 岁左右开始骑马,如果超过8 岁还不能驾驭马匹,会被同龄的孩子视为“窝囊”的小孩。

藏族牧区的日常生活中,比较偏爱走马,走马的耐力好,节奏平稳,速度均匀,是远行时最好的代步工具。藏族的很多重要的人生礼仪中也要有马的参与,比如一些藏区男孩子出生并取名字之后,要父亲或者舅舅抱着坐在一匹白色的马上,象征这个孩子一生吉祥如意;在安多藏区还有一种仪式,老人过80岁生日时,不论男女,都要骑到白马上,围着帐篷顺时针转三圈,祝愿老人能够健康平安。而遇到结婚这种人生大事的时候,更要骑马迎娶,新娘一定要骑白马才是吉祥,婚礼仪式中,最著名的要数老人唱的“马说”,将新娘所骑的白马从头到脚、从古至今地详细赞美。

草原民族离不开马,如各种祭祀活动后、婚礼后的娱乐、活佛坐床仪式后、新年庆典等庆祝活动中,会有唱歌、举重、牦牛比赛、捡哈达、射箭、插箭等众多项目,但牧区的各种活动里一定会有赛马。

桑科草原的赛马

甘南夏河的赛马会由来已久,每年农历7 月13 日的达久滩(音译,也有译为“达久唐”)赛马会是甘南夏河藏区的重要民族节日。早上5 点钟,天还黑黢黢的,人们就从四面八方赶过来,这是要在晨雾乍起的时候,在晓光中举行逢重大节日庆典一定要举行的煨桑活动。赛马会地点位于夏河的桑科乡,据说这里是藏族史诗《格萨尔》中传唱的格萨尔王通过赛马获得王位的地方,所以更为引人关注,说它是传说中最有传奇色彩的地方也不为过。去看过那场面盛大、激动人心的赛马会的摄影师说:“达久滩的赛马会是我所见到的最热烈和最原汁的赛马会,也是最令人难忘的一次草原盛会。”

藏民族的赛马由来已久,除了夏河每年农历7 月13 日的赛马会之外,还有各个地区因为各种庆祝活动举办的赛马活动。据说,赛马、插箭、马上射箭、转旗等活动最初都与军事有关,都是从古代的战争中演化而来的,这点倒与欧洲古典马术的形成颇为相似。其实赛马之所以会深入人心,主要还是因为它时间短,过程激烈精彩,结果不易作假,在藏族人们心中,赛马的胜利者,都像英雄一样,受到人们的尊敬。

赛马地点定位于夏河桑科乡的达久滩,据说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当时六世班禅曾到拉卜楞寺讲经说法。班禅仁波切对当地牧民说,每年的农历7月13 日,在桑科草原的达久滩将有一条通往“香巴拉”的道路(“香巴拉”意为天堂),要桑科的七大部落年年在此日举行赛马活动,并说所有参加赛马活动的骑手们,今后均可进入“香巴拉”。还有一个传说是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中的雄狮大王格萨尔,13 岁时在桑科达久滩赛马夺冠,登基称王,从此桑科草原有了赛马节。届时, 桑科七大部落要在达久滩( 赛马滩) 举行赛马会,来自甘青川各地的观光游客云集,帐篷如云,万头攒动,煞是热闹。

摄影师王玫说:“我们看到的这次桑科草原的达久滩赛马会,集合了附近大约6、7 个村子30 多位骑手和马匹参赛,这都是各村落提前预选出的,年龄必须是6-12 岁的少年儿童骑手,能够参加赛马会,是每个牧民家庭中最大的荣誉。”

她们来到达久滩时,已经聚集着不少的骏马,膘肥体壮,据说赛马前半个月左右,牧民们就开始驯马。参赛的马往往要打扮得漂漂亮亮,配上美丽的鞍具,马头马尾还要扎上红红绿绿的吉祥布条。赛马开始前要举行宗教仪式,请僧人念经。牧民们则要煨桑,向神山献旗,在山上垒玛尼堆,挂上新的经幡,祈祷神灵保佑“吉祥平安、人畜兴旺、竞赛获胜”。

“比赛大约有几公里的赛程,短途的有2-3 公里,最长的路程也不过5-6公里,一般都是选定了赛马地段后,根据场地的情况,选取一段合适的路线。其实赛马的时间并不长,几公里的路程,好马和好骑手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气氛紧张激烈,周围的观众也非常激动。但就我看来,还是赛马前的气氛最有感染力,动人心弦,他们撒风马的身影,诵念声、呼叫声、燃放的花炮都让人不禁沉醉其中,尤其是围成一圈一圈的马匹和赛手们,激昂的情绪十分感染人。桑烟在袅袅飘散,人头在晨雾弥漫中攒动,都给人一种神圣之感。”

格萨尔王的赛马

在藏族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甚至是谚语和民歌中,都会有一位英雄出现,他就是在藏地历史悠久、流传广泛、代表着藏族人民心目中英雄形象的格萨尔王。在几百年的传唱过程中,有无数的版本和演唱方式,直到吐蕃王朝时期(公元7-9 世纪前后)《格萨尔》的内容基本成型了,在吐蕃王朝倾颓时期(公元10 世纪)进一步得到丰富的发展,并广为流传。

《格萨尔》是一部英雄史诗,全长120 多部,一百多万诗行,两千多万字,是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的故事也被演绎出了不同的版本,但主要的故事脉络和人物是一致的:古代藏族社会充满了天灾人祸,妖魔鬼怪横行,百姓们都惨遭荼毒。天界的众神将降妖伏魔的重任交给了半人半神的格萨尔。他出生于藏地的岭部落,他的母亲是龙王的女儿,他出生时如三岁婴儿一般大,取名为觉如,十二岁时,参加了那场最富盛名的赛马会。

觉如的叔叔在他幼年时放逐他和母亲到了黄河边,虽然他做了许多降妖除魔的事,但还是遭到叔叔的嫉恨。于是他得到神灵的指引,化身马头明王给叔叔降下一个要举办赛马会的预言。赛马会上,王位、珍宝和岭地最美丽的姑娘森姜珠牡将作为赛马的彩注。他还找到了那匹举世无双的宝马,这匹宝马能通人言,跑起来腾空超尘,身子能呼神,尾巴能唤龙。

盛大的赛马会如期举行,美丽的草原上到处都是欢乐的笑声,旁边的古热石山上,人们烧着柏树枝在煨桑,众位勇士们一字排开,法号响过后,一匹匹骏马飞驰。觉如通过了重重考验,最终和宝马一起跑到终点,坐上了象征王位的金座。由于他降妖除魔,为人们做出了许多贡献,所以他还被誉为“雄狮大王格萨尔洛布扎堆”。这场赛马也成了藏族历史上最富盛名的比赛。相传,至今各地仍然风行不衰的赛马就源于此,人们崇拜神灵、赞美英雄,这也是赛马获胜者能获得殊荣的原因所在。

有趣而渊博的“马说”

前面提到结婚仪式中的“马说”,“马说”的起源已经不可考了,但这项内容被长期固定地沿袭下来是很久远的历史。之所以会被特意提出,是因其独特的方式和说唱人渊博丰富的马知识,以及各种版本中对马匹种类、起源、外形、身体结构、步态、性情等多方面、全方位地详细解说。简直如一部内容详实丰富的“相马经”。在《格萨尔》的故事中,也在叙述中多次提及赞美宝马的场景。
 
“马说”的形成,一方面是藏族人崇尚马,认为它是吉祥的化身,另一方面也来源于商业的需求。在农、牧区的茶马互市中,马是最大的商品,用优美的语言夸赞马匹,让人了解到马匹的外形结构、常见病症、兽医的常识,也是一种学术的讲解和知识的传授。

大家族的婚礼有时要举办好几天,一般会选择德高望重的老人为婚礼举行“马说”,一次“马说”就要好几个小时。婚礼上的“马说”偏向于吉祥的称颂和祝词,新娘一定要骑着白色的公马,祝颂辞的人会说:
“上天举行婚礼的时候,
王子骑着向金鹏鸟一样的马儿,
它的叫声像龙一样宏大,
脚步像风一样快,
它的颜色像海
螺一样洁白,
…………”
除此之外,还要将天上、人间和海里的所有珍稀、吉祥的物品做马身上的比喻。

在《格萨尔》中,桑姜珠牡为觉如的宝马唱的赞语中,突出地表现了“马说”中对神驹的赞誉:
“……
你是真正的千里驹,
一有野牛的额头,
二有青蛙的眼圈,
三有花蛇的眼珠,
四有白狮的鼻孔,
五有红虎的嘴唇,
六有大鹿的下颌,
七有鹫鸟的羽毛,
七样动物的优点你样样有,
岭噶布的凡马怎能与你比?
……”

习俗中的图腾

马的灵性让人们产生了对马的崇拜心理,在藏区各地都有马的图腾。除了隆达上的马驮经文,还有古时候木船上的马头雕像,寺院中的马头明王形象。在各种神话故事中,马的颜色也是有着不同的寓意。慈悲相的菩萨骑的是白马,愤怒像中就变为了黑马。这些有趣而流传甚久的文化,在今天看来依旧有着不同的魅力。
 
在藏族的生活习惯里,赛马活动是许多节日的组成部分,从战争的需要到体育竞技项目,赛马一直作为习俗存在在人们的生活里,而马也是他们不可分割的伙伴。当然,延续到现代,许多农业区的人们距离马已经比较遥远了,甚至在牧区,天很冷的时候,婚礼上的马也会改为车。但一些关于马的禁忌还被当作信条存在,比如邻里之间的马必须使用自家的马鞍;家里每个人的马都是固定的,同辈之间可以相互借用,但长辈的马不能随便骑乘。同样在寺院中,普通僧人也不可以骑活佛的专用马,师生中也是如此。

新年祈福的时候,嫁娘新娶的时候,活佛举行仪式,甚至出门远行,都会有各种关于马的活动,或是赛马,或是祭拜,或是赞美,在这片纯净的高原上,马作为一种奔跑的图腾,一直存在。

文/秋淼

©2011-2025  马术在线 (京ICP备11042383号-3)     E-mail:horsemanship@vip.sina.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