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术在线 首页 马术杂志 专题 查看内容

新疆马节的思古幽情

2013-3-1 15:49|来自: 《马术》2013年2月刊

摘要: 新疆古称“西域”,是多民族聚集之地,各民族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节日习俗、神话传说、名人轶事、文学艺术、音乐舞蹈等透射出灿烂的文化,马文化也融入其中,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至今大部分生活在新疆牧区的哈萨 ...


新疆古称“西域”,是多民族聚集之地,各民族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节日习俗、神话传说、名人轶事、文学艺术、音乐舞蹈等透射出灿烂的文化,马文化也融入其中,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至今大部分生活在新疆牧区的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塔吉克等少数民族被称为“马背民族”,马既是他们放牧生产、生活的主要工具和来源,又在民族文化、绘画、音乐、舞蹈、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例如,哈萨克人的阿肯弹唱会、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柯尔克孜人的玛纳斯和阿肯弹唱会、维吾尔族人的以十二木卡姆为代表的音乐歌舞等已经传承了上千年,在这些节日般的庆祝活动上都可以看到马的身影——赛马、走马赛、叼羊、姑娘追(哈萨克族广泛流行的一种草原游戏)、追姑娘(与前者游戏形式相反,柯尔克孜族特有的游戏)、马上角力、飞马拾银、高原马球、马上射箭等,不一而足。

------------------------------------------------------------------------------------------

柯尔克孜族,马是民族的翅膀

文/热斯别克·阿布都克日木(新疆克州师范学校、克州第三中学校长) 
编辑/赵颖   图/库其巴依• 托合提、田勇、包迪、张延芳、李华、屺轩、阿合奇县旅游局

柯尔克孜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古老民族。柯尔克孜族的先民在汉文史料中称“鬲昆”、“坚昆”、“契骨”、“纥骨”、“黠戛斯”、“辖戛斯”、“吉利吉思”、“乞儿吉思”、“布鲁特”、“纥里迄斯”、“纥迄斯”、“黠戛司”等,均指柯尔克孜。2000 多年前,柯尔克孜族的先民就居住在叶尼塞河上游流域,后来逐渐向西南迁至天山地区,并与当地的突厥、蒙古部落相融合。

现在,世界上柯尔克孜人的总人口约385 万,分布于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以及塔吉克斯坦共和国的帕米尔地区。此外,巴基斯坦、阿富汗北部地区也有柯尔克孜人居住。我国新疆地区是柯尔克孜人的聚居地之一。

游牧民族的文化原点

骑马,是柯尔克孜人要学会的第一个本领。孩子生下来,父母要把孩子抱上马背,让孩子跨在马上在母亲的保护下走一段路,使襁褓中的婴儿领略骑马的快乐。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阿山·居马力曾说过:“马是柯尔克孜男人的翅膀。养马的主要目的是能骑快马追上逃跑的敌人;自己逃跑时,骑快马不让敌人追捕。 ”他还说:“男子汉大丈夫有幸得到一匹好马,就相当于把性命或者命运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柯尔克孜人的价值观念中对马的评价也是很高的。柯尔克孜老人常说“四个无价之宝”,即美丽的姑娘、能狩猎的雄鹰、快马、能捕猎的猎狗。短短几句先民的古老谚语,道出了几千年来柯尔克孜人的生活习惯,说明了马在柯尔克孜人文化生活上极为重要的地位。

柯尔克孜人农耕、走亲访友、牧羊、放驼、狩猎、叼羊、角力、乔迁、转场、翻山越岭、淌河涉水,无不依靠马。每当麦子、青稞成熟时,柯尔克孜人先收割一块地,铺平、浇水、填实。然后,场中立一木桩,割下的青稞、麦子铺于四周。木桩上套一长毛绳,绳上栓十余匹马。打场人手持马鞭子或树枝,骑上最边上的马赶着其他马,唱着《奥普马益达< 打场之歌>》,围着木桩转圈踏场,直至把秸秆踏碎,脱粒为止。柯尔克孜人种地,打麦场时将马作为辅助生产工具,这首古老的歌谣就是一个例证。

马也是快递的主要工具。史诗《玛纳斯》中有这样的描述:主人公英雄玛纳斯的勇士阿吉巴依拿到命令后骑着快马从塔拉斯(地名,吉尔吉斯斯坦一个州名称)出发,经过纳仁→阿提巴西→查提尔阔力(湖)→托尔尕提(今中国境内)→黑孜苇(今中国境内)→伊尔克其塔姆(今中国境内)等地区到达萨玛尔坎,三天内传送完毕。在盛思才时期,我爷爷雄哈尔别克·玛伊塔郎为35 团伊斯哈克别克·莫诺诺夫旅长当过快马传递员,老人家曾经说过:在夏天和秋天,从喀什到伊尔克其塔姆口岸紧急送信只需一天一夜。

柯尔克孜族的饮食,与游牧生活紧密联系,古代柯尔克孜人“四季出行,惟逐水草,所食惟肉酪”、“以肉为食,牛马乳为酒”。饮食中肉和奶制品占主要地位。柯尔克孜人以喂养牛、马、骆驼、牦牛提供生活所需的肉和奶,一年四季离不开奶茶,冬季尤其喜欢马肉。

柯尔克孜人在养马过程中也积累了自己独特的相马艺术。当地人非常了解本地区的地理环境以及一年四季的时节,知道在什么时候让马吃草、翻滚、搔痒、喝水、跑马出汗、清爽、喂饲料、站着过夜等一般规律,可以说,他们有一套成熟的相马技术。在柯尔克孜人中流传着许多相马人的故事,最为有名的是《相马人托里白的故事》——有个柯尔克孜可汗要求相马人托里白在自己所属地域内所有的马群中挑选一匹最好的骏马。等到所有的马群在相马人面前走过后,他看不上一匹骏马。无数的马群中没有一匹好马,可汗认为没有面子,非常生气,弄瞎了托里白的一双眼睛。一日,托里白路过一个小溪,洗手时手碰上流在水里的一块马粪,他根据这个马粪断定小溪上游肯定有一匹骏马。派人过去找,果然有一匹骏马。也就是说,古代柯尔克孜相马人达到了根据马粪也能辨别出骏马的水平。

草尖上的节日

柯尔克孜民族自古以来就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骏马飞驰,日行百里。在漫长的岁月中,柯尔克孜族骑着马驰骋南北,横贯东西,在几千年的游牧生活中,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形成了许多习俗和节日文化。

饮马奶孜节也叫“余绿喜(音译)节”,是一个因马而生的节日,以祝福马奶孜满皮桶、牲畜满草原、生活美满。柯尔克孜人大多生活在牧区,从事牧业生产,他们养马,爱马,喜欢喝马奶,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饮马奶孜的节日。草原上每年7、8 月是牛、羊、马肥嫩的季节,也就是节日举办之时。节前一个月,草原牧民会自愿报名参加并做好赛马、叼羊、马上角力、跑马捡宝等活动的前期准备。饮马奶孜节一般以一个“阿伊勒”(音译,相当于居民点,白毡房较多)为单位进行组织。节日当天,来自各方的牧民集中在组织余绿喜节的阿伊勒,分别坐在多个白毡房内,或者坐在绿茵茵的草地上。客人按贵客、年龄、地位之分就坐,小孩和年轻人坐在客人或老人对面。客人坐好后,前面摆好餐布,上面放柯尔克孜人喜欢的饮食,热情招待客人。为了给节日添加色彩,先后还会举行传统体育比赛和喝马奶孜比赛。

每年的3 月7-9 日举行的“掉罗勃左节”也是有关于马的节日,是为了纪念一位叫掉罗勃左的柯尔克孜族英雄和他的坐骑而形成的。相传很早以前,掉罗勃左带领40 位柯尔克孜勇士反抗外族欺辱,在一次交战中,坐骑虽然负重伤但仍驮着主人脱离险境,战马因失血过多而死去。掉罗勃左为了悼念心爱的战马,拔下一撮马尾,做了一把“柯亚克琴”,坐在马的旁边,拉起了对战马思念与哀悼的乐曲。这悲壮的琴声,传到了他的同伴们的耳边,他们随着琴声找到掉罗勃左,为他的平安脱险而欢呼,并举行了大型的庆祝活动。现在这一活动已演变成柯尔克孜人相互祝福、欢聚一堂的节日。

在柯尔克孜族神话、传说中有关马的故事也非常精彩:有会飞的马、会说话的马、懂魔术的马、能藏主人灵魂的马等。柯尔克孜族拥有内容精彩、艺术性很高的史诗约70 部,在举世闻名的英雄史诗《玛纳斯》中有关马的种类、游戏、比赛方面作了出色的描写。比如:英雄玛纳斯的40 名勇士每个人都有一匹骏马,而且每匹马的形状、颜色、性格都不同,有白斑马﹑枣骝马﹑杏黄马﹑青灰马﹑千里驹﹑银耳马﹑青斑马﹑黑花马﹑黄马﹑青鬃枣骝马﹑银兔马﹑飞马﹑黑儿马﹑银鬃青烈马﹑短耳健马等;在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有区别,各有各的特点。除了在每年夏季举办的文化节上弹唱《玛纳斯》之余,主办方同样会举行各种马上体育活动增添喜庆气氛。

柯尔克孜人传统体育活动比较多。每次逢年过节时,比如在诞生礼、摇篮礼、满月礼、割礼、上马礼、红白喜事、诺吾鲁孜节、肉孜节、古尔邦节、马奶孜节、掉罗勃左节、玛纳斯文化节等柯尔克孜人最重视的人生礼仪和节日上,他们喜欢组织赛马、叼羊、追姑娘、马上角力、飞马拾银等传统体育活动。它们既是力量的较量,又是智慧的竞争;既比勇敢,又赛骑术,更是对牧民驯马技术高低的一次检阅。冠军马和骑手不仅会得到赞赏,身价也将倍增;观众围坐在高地或山丘不仅是观看体育比赛,而是评价人和马是否默契配合,马是否健硕、调教妥当,骑手技术优劣、是否身体健壮、是否懂规矩等,这些马背上的活动成为了宣传良驹、展示马匹民族装扮的大好平台。

-------------------------------------------------------------------------------------------

哈萨克族,马是第二生命

文/赵颖 图/昭苏马场

哈萨克族是一个爱马善骑的民族,主要传统节日有诺吾鲁孜节、肉孜节和古尔邦节,也有诸如在新疆伊犁专门为马举办的“天马节”等民间节日。“诺吾鲁孜”是哈萨克语辞旧迎新之意,节期在民间历法的新年第一天,大致在农历春分日,相当于春节。这一天,人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互相登门祝贺,走家串户,吃用小米、麦子、大米、奶疙瘩和肉等混合做成的“纳吾热孜饭”。在冬不拉的伴奏下欢唱有固定曲调但需即兴填词的“纳吾热孜歌”并翩翩起舞。大家相互拥抱,祝贺新年,祝愿老幼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哈萨克先民从公元9 世纪开始逐渐改信伊斯兰教, “肉孜节”和“古尔邦节”也逐渐成为了传统,后者比前者更为隆重。“古尔邦”一词系阿拉伯语音译,意味“献牲”,所以也称“宰牲节”。

这些节日往往热闹非凡,不乏对唱、摔跤等活动,但最受瞩目的还是赛马、叼羊、姑娘追、马上角力等富有情趣的传统马背活动。哈萨克族马上竞技源于传说和生活需要,通过这些活动,民族成员的情感会得到释放,更重要的是增进相互交流的机会。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疆哈萨克族实现了从游牧到定居的生活方式转变,但有些马上活动却通过宗教节日、庆典礼仪和婚嫁习俗传承了下来,源远流长。

草原恋歌——姑娘追

姑娘追,哈萨克语叫“克孜库瓦尔”,姑娘追也是哈萨克族男女青年间互觅情侣、表达爱慕之情的独特而又奇妙的传统活动。今天的“姑娘追”已演化为带有表演性质的项目了,它在每届“阿肯弹唱会”、“新疆少数民族运动会”等其他活动和节日的喜庆之时都是必不可少的表演之一。

参加姑娘追的一对青年男女,骑马并辔,向前方二三百米处的指定地点进发。一路上,男方可以向女方任意开玩笑,说戏谑的俏皮话,也可以尽情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姑娘不能有任何表示,即使羞得红了脸,也要默默地倾听。当走到指定地点,就要返回时,男青年要机敏地首先拍马疾奔,姑娘随之纵马穷追,一边追,一边用皮鞭抽打那位顽皮的小伙子,而男青年照例不得还手。于是,草原上就展现了小伙子拼命跑,姑娘拼命追的风趣动人场面。当然,在追逐中,如果姑娘喜欢这位青年,那么鞭子只是在他的头顶上虚晃或轻打而已。

关于“姑娘追”的起源,哈萨克族民间还流传着不少有趣的传说。其中一则说:很早以前,哈萨克族曾有两个部落头人结成儿女亲家。在姑娘过门的那天,来接亲的人当中有一个快嘴的,夸自己头人的儿子坐骑是从许多马里挑选出来的一匹千里良驹。这件事传到了姑娘父亲的耳朵里,姑娘的父亲为了夸耀自己的马和女儿的骑术,便说:“我的姑娘骑马向你们接亲去的相反方向跑,如果你们的小伙子追上了我的姑娘,那么今天就过门,否则改日再谈。”小伙子迎亲心切,也不甘示弱就答应了这一挑战式条件。两个青年人立即翻身上马,姑娘在前策马奔跑,小伙子在后紧紧追赶。当他追上姑娘并绕到前面时,姑娘提出让小伙子在前面往回跑,自己从后面追,这样由追姑娘变成了姑娘追。后来,此活动相沿成习,一直流传至今。

勇气赞歌——叼羊

叼羊,不仅是哈萨克族牧民所进行的一项扣人心弦的马上游戏,而且是力量和勇气的较量以及骑术的比拼。它一般都在节日期间举行。因此,每当节日前夕,牧民们就要派出代表,到各个毡房去张罗叼羊的事,并进行选择地点、确定日期的工作。叼羊这天,广大牧民,不论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的盛装,喜气洋洋地来到指定地点,自觉地站成一个大圈观战。

叼羊一般分三种比赛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分组叼,被叼的山羊要预先割掉羊头,扒掉内脏,有的还往羊肚子里灌水,放在场地中间。参赛者10 人左右为一组。主持者一声令下,两队骑手急驰而去,马快且马上功夫好者把羊抄起,提着夹在蹬带下或放在鞍前奔跑,其他人催骑追赶抢夺。经过反复的互相争夺,当某队最后把羊放到指定地点时,就算获胜。第二种方式是两人单叼,由两个代表不同单位的单骑者将羊抄起开始叼夺,或者由另一个人拿起羊,让两个单骑去抓,发出号令后开始叼夺。经过两人奋力在马上拉扯争抢,谁最后夺到羊,谁就为胜。第三种方式是群叼,骑手不分队,多人策马争夺,以最后夺得羊并放到指定地点者为胜。

叼羊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当地有句谚语:“摔跤见力气,叼羊见勇气”。彪悍的哈萨克族牧民最爱叼羊活动。他们常年放牧在大草原上,尤其是转场的时候,为了保护畜群,经常要同恶劣的天气、凶猛的禽兽顽强搏斗,叼羊则是最好的锻炼,叼羊的优胜者多是放牧的能手,在暴风雪中寻找失散的牲畜,他们能把百十斤重的羊只,俯身提上马来,驮回畜群。优秀的叼羊手是受尊敬的,被誉为“草原上的雄鹰”。

--------------------------------------------------------------------------------------

塔吉克族,在世界屋脊打马球

文/艾布力·艾山汗   编辑/赵颖   图/都力坤·米那瓦尔

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西南部有一个“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中国古老的民族塔吉克族主要聚居在此。该县位于具有“世界屋脊”美誉的帕米尔高原的东部,喀喇昆仑山和兴都库什山北部,塔里木盆地的西缘,平均海拔高度在3000 米以上,距离乌鲁木齐有1800 公里,全县面积2.5 万平方公里。其西部与塔吉克斯坦交界,西南与巴基斯坦、阿富汗接壤,历史上是丝绸之路的一条重要通道。

塔吉克族对马有特殊的感情和爱好,视马为“男人的翅膀”,民间很多文化体育活动以马为主,如新疆地区普遍的马上运动骑马叼羊、飞马拾银、赛马、还有马球、骏马舞(民间舞蹈形式之一,以马的模型为道具,以马背运动为内容表演的舞蹈形式),而马球是其最具有文化内涵和特色的马背体育活动之一。塔吉克族马球于2008 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在现今的塔什库尔干县城北部一公里处有古代的马球场遗址,虽然遭到破坏但轮廓仍然很清晰。

塔吉克族马球运动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它发展的历程中曾遭受过宗教势力的禁止和约束。据说,伊斯兰教的哈瓦利吉教派杀死阿里(伊斯兰教先知穆罕德的女婿,也是伊斯兰教什叶派公认的先知继承人)的两个儿子——侯赛因和哈桑,将他们的头骨当马球玩,塔吉克人信仰伊斯兰教什叶派的伊斯马仪支派,所以宗教势力以此为由禁止并劝阻信徒打马球,可是热爱草原和马背运动的塔吉克人民始终保护传承着这项运动,使其世代相传,流传至今。

以往逢年过节或婚宴喜庆期间,当地人就会组织举办马球比赛,但这种活动主要以上层社会为主要参赛对象:本地贵族豪门曾在重大活动期间邀请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等地的骑手参赛。解放后,当地政府较为重视这项活动,1964 年8 月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成立10周年庆典活动之际组织了一次全县性马球比赛。此后,虽然偶尔组织小型马球活动,但没有普及。高原马球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以后,在每年3 月21 日塔吉克族的传统节日肖贡巴哈尔节(相当于我国的春节,是没有任何宗教色彩的民间传统节日)上,都会由地方政府牵头举办全县性的马球比赛,各乡镇也组织比赛,在五一、十一和每年7 月份的“帕米尔旅游文化节”期间也会有马球助兴。

塔吉克语称马球为“贵巴孜”,意为“玩圆球”。马球场一般长180 米,宽70 米,球门宽1.5 米,高1.2 米。球棍一般用桦木、杨木或高原柳树木制成,长约1.2 米,下端呈铲形。比赛的球是用粗羊毛绳缠成团,外面用黄羊皮缝制而成或用本地特有的灌木“托赫”雕琢球形而成。球的直径一般为12 厘米左右。过去比赛,塔吉克人用一种古老的计时办法,即用直径约20 厘米,高10 厘米的木碗,在碗正中钻一个小洞,碗中盛满水,让水慢慢滴,水滴完恰好是一场比赛宣告结束。但现在普遍用计时器计算比赛时间。

比赛分两队进行,每队由6 人组成,设有前锋、后卫、守门员等岗位。一般情况下球手没有专门的运动服,各队头缠或腰系与对方队员不同颜色的布条作为标记,用于分辨各队。常用的颜色有红、黄、蓝、绿或白色的布条。高原马球作为一种民间体育活动,又是一种游戏,其规则并不是特别严格,队员组人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减增,比赛时间也可以缩短或延长,规则可以自由变更。但是比赛不允许以下违规行为:用球棍打人抽马,用球棍杆拦住其他队员前进,围攻裁判员,下马用手脚触动马球等。

为了烘托比赛气氛、“鼓舞士气”,观众当中的男女还会用鹰笛(塔吉克族特有的乐器,用鹰的翅膀骨头制作,因而得名)和手鼓奏起节奏欢快的音乐,这些曲调塔吉克语叫“吐木巴克苏孜”或“瓦拉瓦拉凯克”,也是赛马、叼羊时演奏的曲调,汉语可称“叼羊曲”。

上一篇:高原上奔跑的图腾下一篇:浓情马都

©2011-2025  马术在线 (京ICP备11042383号-3)     E-mail:horsemanship@vip.sina.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