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术在线 首页 马术杂志 专题 查看内容

柴米多的家庭马术新实践

2023-4-10 09:41|来自: 《马术》2020年12月刊

摘要: 赏风花雪月,游自在大理。开垦“柴米多”,打造理想邦。当四季只剩下春秋,当一片土地红得耀眼,微风拂过玉洱,彩云又在蓝天浮现,此刻,《马术》杂志编辑部一行人已来到大理。大理是新式教育的乌托邦,也是柴米多家 ...


赏风花雪月,游自在大理。开垦“柴米多”,打造理想邦。

当四季只剩下春秋,当一片土地红得耀眼,微风拂过玉洱,彩云又在蓝天浮现,此刻,《马术》杂志编辑部一行人已来到大理。大理是新式教育的乌托邦,也是柴米多家庭马术理念的实践地。尽管我们怀着探索家庭马术新理念的冲动来到这里,快要结束大理之行的时候,内心已然归于宁静。虽然它带给我们的,可能未必是我们最初想要的答案,但这个答案终究还是与大理的整个人文和教育环境相契合。

来到大理古城下,接我们的人是相见恨晚的马术教练,阿星。高个子,小麦肤色,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眼就被我们认了出来,因为那是一种马术人潜移默化在骨子里的特质。领着我们去客栈的路上,他时不时地提起路旁的特色民宿、小餐馆、茶馆。还尚未深度发掘这里,我们就已经感受到大理人精神中散发出来的柴米烟火气。

傍晚时分,阿星邀请了他的一些朋友来到了柴米多农场。荣幸的是,我们也在受邀之列。农场中间是个淡水湖,放牧场、草地、菜地以及设计得别出心裁的马厩,都簇拥着这一方碧水。进入农场,走过一条手工搭建的粗陋木桥,在芦苇丛的掩映下,我们能影影绰绰地看到阿星的马房。走近了,方才看清它的真面目。马房呈海螺型排列,半封闭设计,中间是一棵常青树。阿星说,这样的安排,可以让马儿看到180度视野的风景。为此,他请了当地的一个木匠帮忙,两人一边设计一边施工,前后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方才搭建起了这个马房。用螺丝和螺母作门栓和门臼,交错摆放的砖块码作马厩地面,这些让人耳目一新的小设计,藏在马房的角角落落。

阿星是一名执教多年的专业教练,也曾是马房的管理者。他的女儿赵赵,在当地一所名叫“菜地”的幼儿园上学。这种幼儿园在大理分布很广泛,主要倡导自然教育。从自己多年的马术教学经验出发,也受到自然教育概念的启发,阿星逐渐有了自己的新想法。以建立良好的人马关系、亲子关系为核心,将一对亲子邀请进马房,在照顾马、了解马的过程中,提升亲子对自然的认知、加深对彼此的了解。

无巧不成书,采访期间,我们正好见证了一次家庭马术理念的实践。阿星的女儿赵赵有一位性格内向的好朋友,叫亮亮。经过几次接触,阿星就萌生了帮助亮亮改善心理状态的念头。而和我们相伴度过的这次,则是阿星第一次给亮亮和她的妈妈芳芳在柴米多上马术课。上课伊始,阿星用了很长的时间给她们讲自己对马匹的理解。最后,阿星补充道,“马术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起传统理念,我更加倡导在陪伴马的过程中,加深对动物、彼此和自然的感知。一年的课程中,有大半年时间我们可能都是在做马下实践。在做好完全的心理和生理准备前,我并不会要求你们(学员)上马。”

后半堂课,以阿星带领她们学习接触马匹、做举肢训练、刷蹄油和练习摔马为主。摔马练习是阿星多年前就开始重视的教学内容。他认为,要求学员上马前做摔马动作是对学员,也是对俱乐部的一种保护,更是对双方负责任的行为。摔马动作是阿星结合多年教学实践与习练瑜伽的经验而总结出来的。通过上马前系统的摔马练习,帮助骑手建立正确的肌肉记忆与条件反射,加上马术训练之后的马术运动修复瑜伽,为骑手们的马术训练保驾护航。

练习完侧滚翻、前滚翻、后滚翻后,亮亮和芳芳又主动地去接触“墨白”和“山丘”。在和我们闲聊中,她们母女俩都觉得这是一段特殊而珍贵的体验。“相比于传统的马术教学,我相信两者是很不一样的。传统马术俱乐部教学,到了一定时间,教练肯定会要求你达到一定水平,这会让你觉得有一点压力。然后,你就没有办法用一种放松的状态去跟马建立关系。我可能会觉得在没有充分接触的情况下,马儿也不会很放松。”芳芳如是说。

学员的身体敏捷度达到标准,并且与马儿彼此磨合之后,阿星才考虑让他们开始马上马术的学习。如同自己在家尝试做一道新菜品,阿星并不期待结果如何。真正重要的,是在料理的时候,体验创新过程和生发出对食物的理解。

阿星的家庭马术理念中的“家庭”有两层含义:其一,学员来自同一个家庭,以马术教学来改善家庭关系;其二,阿星、马儿和学员共同组建了一个临时家庭,马儿是这个临时家庭的一份子。阿星大胆地做了“拆除马厩的墙”这个动作,再把厨房和客厅搬进马房。在他这儿,厨房和名叫“山丘”的马儿的“家”比邻。阿星做饭时,“山丘”会不时探出头,眼馋地盯着近在咫尺的生菜叶。一张实木的长餐桌就放在矮马“小板栗”的“家门口”。

给马儿喂了羊草和苜蓿粒,阿星再开始准备自己的食物。马儿一天中大多数时间,就在湖边的放牧场上结伴玩耍。到了晚上,要么给马穿上马衣,继续放牧在室外,要么牵回铺满刨花的马厩。阿星告诉我,“大理,四时之气,常如初春,寒止于凉,暑止于温。对于马儿来说,我更希望他们多呆在自然的环境里。”在亮亮和芳芳的第一堂课,阿星就开始教会她们举肢和刷蹄油。马儿是这个家庭中年幼的“孩童”,阿星希望“大人们”要学会照顾它们、关怀它们。

在柴米多,座上宾往往是一些倾向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朋友们。苍山下,三三两两,或打坐或做祈祷式的瑜伽动作。等夜幕降临,朋友们聚在马房前,吃着素食宴,嗅着从洱海吹来的微风。在这儿,阿星又给我们分享了他的另一个新式马术教育实践。

建一个高山牧场,在这里养着退役的马儿,帮助一些有心理和交流障碍的孩子。在这个牧场里,老(老马)有所依,少(“星星的孩子”)有所靠。我们都追问阿星这个想法是否已经落地,阿星笑言:“明年你们再来时,这里又会不一样。”

以前听过《去大理》,歌词写道,“是不是对生活不太满意,很久没有笑过又不知为何,既然不快乐又不喜欢这里,不如一路向西,去大理。”大理行程快要结束时,我和阿星聊起这句话,他表示赞同。曾经的他迷离于城市,如今,他流连于大理。在大理柔嫩的时光里,抚马轻吟,夫复何求。他还说,“大理是一个开放和包容的地方。我也希望更多的马术界同仁来到大理,和我一起探索马术教育的实践。”

文/万付林

©2011-2025  马术在线 (京ICP备11042383号-3)     E-mail:horsemanship@vip.sina.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