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术在线 首页 马术杂志 协作/文化 查看内容

苏联的养马业

2022-9-28 09:52|来自: 《马术》2018年4月刊

摘要: 位于东半球,雄踞东欧与亚洲北部的苏联,拥有世界最大的欧亚草原区,国土面积 2240 万平方公里,天然草场 31980 万公顷,其中适宜牧马的草场 28370万公顷,割草地 3610 万公顷。自十九世纪有史记载以来,这一地区就 ...


位于东半球,雄踞东欧与亚洲北部的苏联,拥有世界最大的欧亚草原区,国土面积 2240 万平方公里,天然草场 31980 万公顷,其中适宜牧马的草场 28370万公顷,割草地 3610 万公顷。自十九世纪有史记载以来,这一地区就是世界上养马最多的地方,也是养马基地建设最多的国家,上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军队养马场顿河马场就在这里。

苏联的马产业

苏联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全国100 多个民族的民众绝大多数来自草原,马是他们最为重视的交通工具与生产工具,也是他们数百年来驰骋世界东半球最主要的战争武力。远在沙俄时期当地的养马业就十分发达,据正式的史料记载,这一时期的沙俄政府拥有各类马匹3600 多万,各类牧马场 4000 余个,在此基础上,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进一步振兴俄国经济政治的全面发展,在水草最为丰美,气候适宜的顿河流域创建了一个大型养马场,名为顿河马场,为当时的沙俄政府养殖、繁殖各类军用、民用马种。沙俄政府在此进行大量的马匹繁育与改良,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培育出著名的军用马种——顿河马。顿河马的育成为沙俄时期的骑兵部队提供了大批的良马,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取得胜利提供了充足的马力保证,也为后期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苏联国防军事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 简称苏联 ) 成立后,苏联政府非常重视军马生产,十月革命成功后,苏维埃政权开始创建自己的红军队伍。1918 年初开始决定成立红军,短短5个月时间苏联红军队伍总人数就达到 30余万。1918 年 7 月苏维埃政府开始创建骑兵队伍,年底完成数个骑兵师的编制并向外公布番号。到 1919 年 8 月,短短一年时间,苏联红军骑兵人数达到 32124 人。苏联军队从 1918 年创建苏联红军骑兵至 1940 年国内战争结束,共创建七个骑兵军与 24 个骑兵师。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新生的政权受到国内外众多敌对势力的反对与进攻,这些敌对势力的重要武装力量也是骑兵。这一时期,马的需求是各个武装最重要的发展任务。苏联军队为满足骑兵建设与军队后勤保障建设,在顿河流域的罗斯托夫地区重建顿河军马场,加快恢复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及经济衰退造成的养马业衰退。经过数年的发展,顿河马场再次成为世界第一大军用马生产基地,苏联时期称其为顿河军马场。除顿河军马场外,苏联政府还依据国内战争结束后获得的各加盟共和国的原有养马场发展国家马产业,依据各地的自然环境,发展国营养马事业,那一时期,规模较大的军马场数量较多。此外苏联的一些集体单位,例如集体农庄也有马的生产任务。

顿河等军马场以及苏联其他军马场、集体农庄养育的军马、民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为苏联骑兵军队提供了数百万匹军马与运输用马。据统计,苏联红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服役并损失的军马已超过四百多万匹,有力地保障了苏联在战斗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苏联政权稳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政府在军队建设中,加大了以坦克部队、空军部队为代表的现代化军队装备建设,并逐步调整了马的用途。顿河马、蒙古马等苏联军用、民用马匹除保证自己国家使用外,还开始向中国、蒙古等国家提供与出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曾一次性从苏联购进优质种马 1125 匹,后期不断向中国出售顿河军马等一些优秀马种,对中国军马事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四大马种

大革命前期,沙俄国内的马匹主要由农民所有,农民手中拥有马匹占国家全部马匹总量的 86%,其余 14% 为国家与贵族所有,这些马基本都是本国的土马,而一些优良的马种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苏联时期,为生产的需要,苏维埃政府加大了国家对马业的发展力度,对马的繁殖与改良十分重视,在沙俄政府遗留的基础上,组建的数个养马场、种马场,对骑兵使用的军马与生产用马进行改造,最为著名的就是依托顿河流域的环境优势组建的顿河军马场。顿河军马场以培育优质种马为职责,将蒙古马与阿拉伯马等多种马进行杂交、横交与回交,使其军用马种更能适应骑兵队伍的需要。截止 1939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初期,苏联组建的种马场已经达到 118 个,共有种马 116900 余匹。此外一些农业集体用马的生产单位也根据国家的行政计划,加快了马种的改良与数量的扩充。截止 1941 年,全国各集体农庄的养马场达到 35600 所。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的三十余年,是苏联马业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在俄国历史上出现了较为辉煌的历史阶段。

苏联马业的发展,一方面用于农业生产,另一方面用于军队建设。因此,苏联时期国内马的品种较为丰富,比较著名的马种多达数十种。此处仅就具有代表性的马种做一点列举:

1. 顿河马:产自顿河流域及伏尔加河的中下游各省,吉尔吉斯斯坦也是顿河马的主产地之一。顿河马是苏联最重要的军用马种,也是苏联最具代表性的马种。顿河马由来自西伯利亚的蒙古马、阿克哈塔克马与阿拉伯马杂交,在此基础上,与奥尔洛夫马、纯血马等再次杂交而成。顿河马具有体型高大、健壮、耐力持久、反应灵敏、脾气好、服从指挥、忠于主人等特点。顿河马主要用于军队建设,是当时苏联骑兵队伍的主要马种。

2. 北方森林马:产自苏联北方温寒带地区,森林马体格较小,身体相对较长,四肢稍短,胸廓广而深,颈短而厚,头稍长直或微曲,被毛松茸,毛色以骝、灰为普遍,有较强的御寒能力,主要用于北方严寒地区的交通运输等。苏联地处东半球较为严寒的欧亚大陆,寒温带地区森林密布,在白雪皑皑的原野行走、森林穿梭必须使用体型较小的森林马。因此,北方森林马是苏联民用马的主要来源。

3. 蒙古马:苏联东南部广大区域,包括哈萨克斯坦、阿尔泰、西伯利亚地区,主要马种为蒙古马,这是因为这些地区历史上曾经较长时间被蒙古族统治,当地马种多为适应蒙古人使用的蒙古马。蒙古马体型较小,头大颈短,体魄强健,胸宽鬃长,皮厚毛粗,耐力好,聪敏听话。蒙古马是欧亚很多国家普遍使用的民马或军马,也是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使用较为普遍的马种。

4. 俄国快步马:俄国快步马有一个美丽的传说,1775 年年轻的沃而洛夫·杰斯曼斯基伯爵从军队带来一匹名叫斯美汤卡的青毛牡马,伯爵用此马与英纯血马、荷兰马杂交,培育出来了俄国快步马。俄国快步马一般的体型为头大颈长,鬓甲发育好,背与尻较长,四肢较粗,毛色以青、黑、骝为主。

苏联培育的重型马在生产生活中,也是苏联民众重要驮挽工具。此外,英纯血马等若干种马也是苏联时期培育的马种。

苏联的马政事业

苏联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与持续不断的国内战争,再加上1921年伏尔加河流及其它草原严重的旱情,新诞生的苏联共和国马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的伤害。1916年的沙俄政府马的拥有量为3580万余匹,1922年锐减至2400万匹,一些被打倒的敌对势力为破坏苏维埃政权,不断加大对马的屠杀。面对严峻的形势,苏联政府加大了扶持力度,后期马的拥有量又恢复到原来的3460万余匹。

军马养殖是苏联十分重视的发展项目,1928年苏联拥有军马12万匹,1938年增加到200万匹,1940年增加到450万匹,军马养殖事业在这一阶段达到了苏联的最高水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苏联红军为保卫苏维埃政权,与德国纳粹军队展开了四年的卫国战争,红军骑兵队伍的浴血奋战,使大批军马牺牲在战场,苏联军马及民马数量急剧下降,仅被德国纳粹军劫掠与屠杀的各类马匹就多达700多万匹。

经过艰苦卓绝的反击战,苏联军队更加注意到以坦克、飞机、大炮为代表的现代武器的优越性和未来战争武器发展的趋势。从工农业生产角度来看,汽车、拖拉机等现代化交通生产工具的大规模使用,必将替代以马为生产工具的传统劳动。1947年苏联解散了顿河军马场,世界上最大的军马场结束了他的使命。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的上世纪中后期,由于工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加快,更由于苏联加快建设成为世界超一流的现代化战争强国,军马或民马的养殖数量急剧下降,军马场全部改变生产性质,著名的顿河军马场成为苏联最优良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广大草原大面积开垦成为良田。国内为数不多的马的生产用途已经转型为娱乐或医药制造。

据知情人士透漏,1969年3月开始不断发生的珍宝岛摩擦,后期发生的珍宝岛之战,我国最终取得了胜利。其中有一个有趣的细节:苏联军队派遣了包括坦克在内的重型装甲车共两百余人向我军所在的珍宝岛进攻,开始了明目张胆的侵略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因有训练有素的军马助战,驮运反坦克炮、无后座力炮、火箭炮等武器,战士们骑着军马行动灵活,有效地战胜了拥有最先进战争武力的苏联。这一细节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苏联作为一个马背上的民族,在上世纪中后期,军马的养殖已经完结使命。

参考书目:
1.《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马场简史》(甘肃人民出版社,2015 年 10)
2.《苏联的养马业》(1951,教案资料,谢成侠编译)
3.《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马生产大事记》(内部资料 1993 年)
4.《苏联红军骑兵部队简史》(内部资料)

作者/王红玉 图/依米影像

©2011-2025  马术在线 (京ICP备11042383号-3)     E-mail:horsemanship@vip.sina.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