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术在线 首页 马术杂志 专题 查看内容

听马评人讲赛马

2011-8-25 12:25|来自: 《马术》2011年4月刊

摘要: 评马人类似股评人、影评人,是赛马的评论员。现代赛马是一门深奥的学科,是一门考验人类的智力,耐性,第六感,毅力的学问。毫无疑问,评马是马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门随着现代赛马事业的发展而兴起的综合学科。 ...


评马人类似股评人、影评人,是赛马的评论员。现代赛马是一门深奥的学科,是一门考验人类的智力,耐性,第六感,毅力的学问。毫无疑问,评马是马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门随着现代赛马事业的发展而兴起的综合学科。评马当中涉及到整个马学、畜牧学、遗传学、运动竞赛学、数学、逻辑学、公关学、骑术等等学科,以研究马匹的质素,骑师的功力和技巧,练马师对马匹的训练,路程的安排,跑法的安排,场地的影响,天气的影响,人为的影响等。

马经是在香港衍生出来的名词。其他地方或会叫作“马报”。马经主要的功用是提供赛马消息, 包括马匹状态, 赛事场次排位, 骑师马匹资料(例如往绩, 彩衣款式等), 赔率(一般读者最关注的), 及一些马评人提供的贴士等,赛后会有赛事结果, 派彩和赛后检讨等。

以前的马经一般不是以报纸形式发行, 是一本书的形式发行, 于是就变成了“马书” 因为广东话中“书”与“输”同音,所以就将“马书”改叫“马经”或者“马报”。 评马业随着赛马业的兴起而活跃,有力的推动和监督着赛马事业的向前的健康发展。

中国马评人前生今世

如果你研究中国兽医古籍,便会发现,古代的相马者,充当着兽医或驭手的角色。从古籍中可以看出,凡提到的相马内容基本上都包含在“畜牧兽医”书籍中,成为其中的部分章节,除了《相马经》外,并没有专门的相马专著。在古代,寻找贵格良马是历代王朝的一件大事,马业的兴衰代表国力的强弱,因此,中国皇帝对良马的选择十分重视。时势造英雄,中国历代相马家层出不穷,演绎出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和惊天动地的变革。

古代的马匹实力都体现在战争中。古代骑士及盔甲、武器重达百公斤以上,对马匹的需求就必须为"重型乘马"。这就是说,无论马匹挽用或乘用都要求力速兼备,方能胜任。役用时既有大的挽力,又有快的速度成为当时社会上使役最受欢迎的马。

让我们后辈尊崇的相马祖师爷有三位:一个是黄帝时代的马师皇,一个是秦朝的伯乐孙阳,一是春秋时代赵国的王良。后代兽医和相马者的论著中都把三个人的相马经,当做科学定义来引经论典,以增加权威性。翻译成现代话就是,“马师皇、伯乐或者王良教导我们说……”。也正因为如此,流传至今的相马古籍多是大同小异,几千年来没有突破性的发展。特别是历史的步伐迈入近代和现代后,相马学便亦步亦趋的,可悲的沿袭、借鉴外国的“马匹外形学”,自身没有跨越性进步。

中国相马的辉煌历史定格在了冷兵器时代。因此,我们祖先的相马术是针对重挽乘马,作为军事、耕地、拉车等役使之用,而不是现代马场上的比赛用马。由此可见,对古代相马的论述只能作为参考和鉴赏,可算是现代相马理论的补充,对现今的胜马因素意义不是很大。目的是希望你能知道自己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对马的研究了解达到何种程度。

开埠之后,赛马,首先是作为租界外侨的一种闲暇娱乐方式为国人所领略。至民国时期,这一切,都离不开诸如报纸、电台、电影、广播、展览等大众传媒的作用发挥。开始赛马后,评马业渐渐崭露头角。马经开始成为民众参与赛马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取向和思维方式。因此说,大众媒介中的评马人和赛马专栏是近代现代赛马传播的最有力的推动者。

沪穗港:赛马兴衰折射相马演变

在中国评马史上,有代表的是三个地方:民国时期的上海,上世纪90年代的广州,以及香港。

上海 :申报创刊评马开先河

晚清民国以上海为代表的的评马尚处于萌芽时期。民国时期在天津、武汉、青岛、沈阳、北京、上海都开展有现代赛马,中国一度被称为“东方赛马大国”,由于赛马的透明度和信息公布不够,最早的马经专栏所载的马匹资料只是赛马排位表和简单的马评人的心水。当时评马人的身份是体育记者。上海《申报》最早有赛马专版,评马业最具代表性的是上海。

广州 :内地评马文化的启蒙者

1993年1月28日,广州正式举办现代赛马。赛马场占地500亩,建设有沙地、草地、训练道和救护车道,完全参照香港赛马,并在广东全省开设投注站103个,马匹鼎盛时1223匹,会员3500位,马主581个。每逢星期二、四、六举办,赛马日投注额近1000万元,形成全国的赛马中心。最初信息时报出版《马经报》。1994年6月19日,香港商报开办广州《赛马指南》,才真正开启正宗马经。之后有粤港信息日报的《粤港马经》、企业家报的《马经》、广东求职报的《马经》、屏幕之友的《广州马讯》等。广州电视台在每周一、三、五晚间23时开播《赛马纵横》赛马预测节目,并直播赛马实况。

马经早期撰写者大都是赛马会总经理办公室和新闻处人员兼职去做,比较有知名度是陈广新(彼德),最早与马会新闻处等一起为香港商报筹办马经,并在《赛马指南》撰写4个专栏,之后在电视台赛马节目做主持嘉宾和现场评述员,并作为中央电视台特邀嘉宾直播全国赛马公开赛、锦标赛和第九届全运会速度赛马比赛。另外有老关、曾祥军、应春山等,都是马迷喜爱的马评人。

广州马评人每年与香港评马同业协进会、澳门评马同业协进会友好往来,建立深厚友谊,为现代赛马事业的进步功不可没。
应该说广州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马评业兴起的第一个城市,这批马评人是中国现代赛马文化的启蒙者。

香港 :赛马场上温度计

目前,香港专业马报有20多种,发行量达60多万份。全港主要报纸,几乎都逐步把专栏变成了马经专版,有的是对开4版,有的是对开8版,甚至更多,图文并茂。而这些专版是最受读者欢迎的版面,成为香港报纸的一大特色。

香港赛马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就是,每场赛事前48小时,所有出赛马、骑师配搭、场次、排位、路程长短等资料,都在报章上公布。马迷有充分的时间研读、“做功课”,赛马开放度、透明度的提高,令为赛马服务的马报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有充分的资料作基础,职业马评家应运而生。他们定期为各报撰稿,部分人在电台、电视台上做现场解说、赛后评点,指引胜马。

早期香港赛马的赛事安排是不提前公布的。马迷只能凭经验,“临场发挥”;马报也很难做指引。早在香港,自上世纪40年代日本占领时期开始,主要报纸都开辟了“马经”专栏,而后,电台、电视台也纷纷开设了专题节目;有线电视台更是开了专门的频道,不仅赛前有预测,赛中有直播,赛后有总结,而且还详细播放非赛日马房的训练情况,同步分析即将出赛马匹的体能、精神状态。

当年马评家之中,以董骠最为人称道。董骠曾是骑师,熟习马性,与熊良锡两“叔侄”在丽的电视讲马,快人快语,观众可以看到他绘影绘声,手口并用,讲解何谓发软蹄,如何抢缰绳,连不赌马的人偶尔也会收看。“我系董骠,你唔系;我讲马,你要听”,直至身故,董骠都是香港马评家的代表。还有早年已故的作家简而清、澳门马会前行政总裁梁建民(第一)、香港商报许自本(许胜)、《癫狗日报》的黄毓民、老惠,张基等。

现今香港赛马的活动受欢迎程度大不如前,除了因为经济的因素之外,与现时的赛马评述水平亦有相当的关系。不同马匹都会有人投注,比赛输了马迷都希望知道眼光失准的原因,究竟是在正常或不正常的环境下输钱?但现时的赛马评述都不能为马迷解开谜团,所以对投注的兴趣减少了。以前酒楼茶市人人都会讨论赛马,但时至今天,酒楼之内甚少人谈论赛马问题,因为他们都觉得没有特别的地方可以谈论。

真正的马迷研究的一切远远超出几组数字:骏马的血统、赛绩、性格、习惯的跑法、晨操和临战的状态;明星骑师、练马师的魅力和训练、策骑风格;还有马主们在媒体谈话的蛛丝马迹……赛马、赌马早已过了“撞大运”的阶段,凭实力、比眼光,更是香港人引以为傲的传统。那些成为明星的骑师、练马师、骏马和马主们,是香港偶像的一部分,并且和香港的灵魂有更深度的契合。

制造马王:化冷品为热荤的能力

世界现代赛马能够一年好过一年,健康地蓬勃的发展,第一是当地的政治经济环境优越,适合赛马事业的发展,第二是赛马会的公正、公平、公开的作风,第三,应为评马界的功劳,赛马事业有赖评马行家的推动,在各不同领域,做出正面和良性的引导,其影响所及,遍至社会每一阶层。评马界对马迷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因之,亦间接影响整个社会。

有人认为,马迷参与的投注票数,每四票之中,大约有一票,直接跟随评马人贴士下注。很多时,马迷都会按照自己研究心得来选马。评马界的直接影响力,会就环境不同,而有强弱之别。于新马赛事,评马界的贴士,几乎成为唯一的温度计。因此,假定评马人间中提供冷马,又偶有佳作的话,肯定受到大众马迷欢迎。有时,某些当旺评马人,其提供有化冷品为热荤的能力。

统计评马界贴士,方法很简单,首先,选定目标评马人,至少要十位以上,必须是提供全日各场贴士的那些,这样才可减少混乱和够全面。以前,有名气的评马人,其贴士的影响力较大,反之,即较低。时移世易,很多马迷的质素提升了,变得更聪明审慎,更为博学多才,满肚子的赛马知识,比起部份评马人,更还丰富。大家一般会觉得马评家多数命中率一般,其实原因不是他们不专业,而是时间问题。一个怎样专业的人,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根本都不会放出专业的分析。当然不能否认有些评马人是混水摸鱼。就好像一个世界级的建筑师,你给他一日的时间,也不会建成一座楼宇。一个出色的画家,你给他一小时,也不能完成一幅出色的作品。情况就如现今的评马人一样,得一两天的时间,要研究一百四十只马,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所以交的一定是行货。一些大版贴士的评马人要分析全部的赛事,时间根本就是一个很大的障碍。每只马看五分钟,一场马都要花一个钟头,一日十场的话便要花十个钟头。

马评人成立有自己的组织机构。1985成立香港评马同业协进会共有一二百名会员,他们凭借自己长期对赛驹、骑师的追踪研究,及亲临马场对赛驹操练的观察,提出各种下注建议,供马迷参考。

香港赛马圈的大事要数每年的“制作马王”评选活动。从1978年开始,由香港评马同业协进会选出香港马王。每年从参赛本地马匹中选出一匹马为马王。1999年起改由香港赛马会与香港评马同业协进会合办,评选“冠军人马奖”,有多个奖项颁发,奖项有:香港马王,最佳短途马,最佳中距离马,最佳昌图马,最佳一哩马,冠军骑师,冠军练马师等,其中以香港马王最为瞩目。

评马流派:起于春秋战国时代

现代相马的目的是判定赛马场上胜马机会大小,通过对马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相马的角度、方法也不尽相同,逐渐形成了门类很多的流派。现今研究赛马的派别五花八门,如传统的晨操派、时间派、贴士派;;新兴的血统派、数据派、赔率派等等,各有各精彩也各有片面性。

血统论也自成一派。根据优生学、遗传学的理论来鉴定马的良差,我们可以知道,如果 是优良、纯种血统的马,加上长相好,经练马师训练得当,那它嬴得头马的机会就会大得多。相马时能找到马的血统档案固然在确定血统上不成问题,但保存十几代血统记录的马恐怕是微乎其微。这里有一个较为简单的办法就是 看看上两代或上一代的“爸爸”或“妈妈”的表现。兄弟姐妹,姑姨表亲本是同根生,素质相去也不远。见到跑马场上,一匹冲劲大, 耐力足的马,如果它的兄弟也出来比赛,买它的票不算失策。 儿子与妈妈血肉相连,马的早期表现,通常受母亲的影响较多。世界各地赛马场上常见的“黑马」”即爆冷门的马,多半是那匹马发挥了母亲的优良血统。 血统是相反的参考,但不可迷信。马经专家相马的血统都要融合晨 操看马、赛绩表现等。

认真追溯求源,相马流派的形成应该源于中国春秋战国——知识爆炸的时代。据中国史书记载,相马春秋战国时期有很多相马家。各家判断良马的角度不同,形成各种流派,为我国古代相马学奠定了基础。

相马流派大致可分为外貌专一派和内在实质派。

外貌专一派:各位名家从马匹的不同部位和结果来观察分析判定,分别针对马匹的其中一个部位来判定马匹的优劣。他们之所以相马的方法不同,是看准了马的某一特征,就知道马的骨骼的高和差,腿跑得快和不快,体质的坚韧和脆弱,耐力是长还是短。
当时天下有10余位相马的高手:代表人物是寒风(人名。后面同)是相口齿,麻朝是相面颊,子女是相眼睛,卫忌是相马嘴的毛,许卑是相马的臀部,投伐是相马的胸肋,管青是相吗的嘴唇,陈悲是相马的腿脚,秦牙看马的前面,赞君看马的身后。可惜后人无从知道他们具体的相马经典方法。

内在实质派:这个流派的名家全都掌握了马匹其中的奥妙,而重视马匹的内部潜在因素,《吕氏春秋•观表篇》:古之善相马者,若赵之王良,秦之伯乐、九方堙,尤尽其妙矣。代表人物有赵国的王良(春秋时晋国公卿赵襄子的马车夫,也是个罕见的优秀驭手),秦穆公的监军少宰孙阳(伯乐)和秦国的方九皋(樵夫)等。特别出名的秦穆公的监军少宰孙阳,世人敬仰选马技术超群,而喻为伯乐。伯乐着的《相马经》,是世界上最早的相马著作,一直流传至今。春秋战国之后,没有太多的突破发展。

©2011-2025  马术在线 (京ICP备11042383号-3)     E-mail:horsemanship@vip.sina.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