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术在线 首页 马术杂志 马术课 查看内容

有问有答

2011-7-9 13:54|来自: 《马术》2009年10月刊

摘要: 问:有人说经常骑马的人会变成“罗圈腿”,是这样吗?还有,骑马时教练们总是让我把脚尖向内别着,我觉得很别扭。我担心真的会变成“罗圈腿”。答:首先说明,经常骑马的人不会变成“罗圈腿”。不信,您注意观察一下 ...


问:有人说经常骑马的人会变成“罗圈腿”,是这样吗?还有,骑马时教练们总是让我把脚尖向内别着,我觉得很别扭。我担心真的会变成“罗圈腿”。

答:首先说明,经常骑马的人不会变成“罗圈腿”。不信,您注意观察一下几十年如一日,常年生活在马背上的世界级职业骑手(他们每天都得骑好几匹马),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拥有两条俊秀挺拔,健美修长的美腿。

如果一个经常骑马的人告诉您他的“罗圈腿”是因为骑马太多造成的,那他的骑姿多少会有点问题。您的教练说让您的脚尖向内肯定是对的。但是您要是感觉有点别着劲儿,那您就需要调整一下了。下面这篇名为“脚尖向内和脚后跟向外”的文章,对您提出的问题应该解释得比较清楚。

“脚尖向内”和“脚后跟向外”脚尖和脚后跟,就这么点差别,结果却是天壤之别。几年前,在做马场马术基础练习时,很多时候马友们都会相互提醒:“坐直了,向前看,脚后跟下沉,脚尖向内(前几个问题另行探讨,现在先说说“脚尖向内”)......”于是,我们这几个马友在训练中都时刻要求自己,主动的练习“脚尖向内”。

这样做很好,因为我们都很认真。但是,这样做使小腿很费力气(总觉得是脚在别着劲),而且每当专业教练看到我们骑马时还总是说我们的骑座不够深,还是没坐下去。

直到有一天,当我们探讨如何用正确的骑姿(主要是说到大腿和足部的姿势)加深骑座的时候,我们当中一位叫“智者”的朋友说出了一句他琢磨已久的话:“对于脚尖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是:脚后跟向外,不是脚尖向内。因为脚尖向内只是足部运动,而脚后跟向外则可以使整个大腿的角度发生变化,由此可以将髋部打开,从而使骑手能真正的坐进鞍子中去…”这小子真不愧叫“智者”,他一语道破了简单但是很关键的动作要点。

难怪2004年,当澳洲的职业马术教练“杰夫”在给我上课时,开始总是让我上马后先脱蹬,把两腿伸直,然后他会把我的脚后跟向外掰,再将大腿拉直以后贴向马体的两侧。这样,我的整个身体就被展开了,感觉很舒服,大腿内侧和马鞍接触的很实在,整个人就深深的坐到了马鞍中去了…

因此,现在每次上马后,我总是要求自己先做—下上述的动作,而且在练习中有时也不忘提醒自己:停下来再做一次。由此,随时的矫正自己的骑姿,让自己尽量坐得更深一些。马术的练习真的很有意思。您想想:从“脚尖”聊到“脚后跟”,相差也就20公分左右。可是,却使我们几个在马背上“漂”了这么多年都没有坐进去…

问:我很喜欢马,想提个问题。为什么有时候看到马累得嘴都吐白沫了骑手还在骑?

答:先举个生活中的小例子来说明—下嘴上有白沫的含义。

人和人之间沟通是用语言。我们偶尔会看到某个人话讲多了嘴角会有白沫。有白沫说明说话的人愿意讲话,讲话多了嘴角上才会有白沫。换个说法是嘴角有白沫说明他对聊天的内容感兴趣,共同的话题使他很高兴,他愿意与和他在一起的人聊天。

人和马之间(多数情况下)是用肢体语言沟通。缰绳是人和马之间沟通时使用最多的肢体语言之一。缰绳的一头在人的手里,另一头是衔铁,在马的嘴里。骑手的很多想法都是通过手控缰的动作告诉马的,马则会通过咀嚼衔铁来体会骑手发出的指令。衔铁嚼多了,嘴上自然就产生了很多白沫。因此,马嘴上有白沫说明马一直在体会骑手“说的话”,说明骑手和马沟通得很好。马嘴上的白沫说明马愿意和骑手“合作”,是好事。

有句话说得好:骑术,是骑手和马匹通过肢体语言沟通的艺术。留心一下不难发现,国内外高水平的马术比赛中,好骑手的马嘴上都会有些白沫。

相反,如果人和马沟通的不好,多数情况下马的嘴都会表现出抗缰、头部不稳定等情况,其实是马一直在通过缰绳和骑手“打架”,总“打架”哪还有时间嚼衔铁呢!意见不统一,沟通就不顺畅,沟通不顺畅,自然就会从肢体语言上表现出来——白沫很少、或者根本就没有白沫。

文/李勇刚

©2011-2025  马术在线 (京ICP备11042383号-3)     E-mail:horsemanship@vip.sina.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