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术在线 首页 马术杂志 专题 查看内容

马术一扇门

2023-4-3 09:53|来自: 《马术》2020年10月刊

摘要: 马术到底是什么?会骑马,并不能称之为“会马术”。马术与武术之间或许有一定的相似性,会骑马就好比会功夫,会一套攻守防身术,也就算是会功夫了。功在外,而术在内,对于门外汉来说,或许看起来无甚差别,而对于内 ...


马术到底是什么?会骑马,并不能称之为“会马术”。马术与武术之间或许有一定的相似性,会骑马就好比会功夫,会一套攻守防身术,也就算是会功夫了。功在外,而术在内,对于门外汉来说,或许看起来无甚差别,而对于内行人来说,差别就太大了。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同样是做寿司,常人根据菜谱的步骤,只要不出差错就能很快做出来,味道也不错。但是被称为“寿司之神”的小野二郎所做出来的寿司,却是达到了一番境界的,一般人花费数年甚至数十年都难以望其项背。功与术之间似乎隔着一道墙,想要突破那道墙,并不容易,甚至就连那道墙的存在,也不是每一个“内行”都能够看到。

本届马术节开幕式上有一个表演节目让人眼前一亮。帷幕拉开,九匹白马并行,一人立于中间的两匹马上,缓缓进场。待到达场地中间,九匹马并排面向观众站定,人行于马背之上,轻身一跃而下。在他的指引下一匹匹马温顺地跪下,卧倒。不是没有见过这样的表演,只是以往所见的表演者都是欧美面孔,我们国内当下就有能够完成如此自然和谐的人马表演的人,况且他还是一个无师自通的年轻人,让人仿佛看到了一束光,原来在我们的土地上也有通往马术的路。

节目的表演者叫董春林,他来自湖北黄冈,今年29岁,从最初接触马到现在已有9年的时间。9年,说短不短,对于玩马的人来说,能在9年时间里达到这个程度已经非常难得。这个节目叫《自然驯马法》,“自然驯马法”简而言之就是以最自然无压迫的方式与马进行和谐地沟通,让马匹明白人的意图,进而做出相应的反应。“不过这需要足够的耐心才能做到,”董春林说,“任何强硬压迫的手段就像亚马逊的蝴蝶煽动翅膀,会在无形中残害着人马的心灵,终有一天会让人自食其果。”

董春林平时寡言少语,喜欢思考。由于他的生活总是围绕着马的,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也都因马而起。偶有所得,他便考虑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表达出来。他的朋友圈很有个人风格,“骑者易,调者难,御车易,造车难。”“‘马’者,富之玩物,穷之顶梁。”用这种极简的文言语句来表达,并非出于刻意打造人设,而是认同这种极简的表达方式。在他看来,很多马术中的道理都可以用很少的语言就能表达清楚,既然能够简单,又何必繁琐。董春林说他不喜欢一些网文的风格,原本一句话就能够说明白的道理,偏偏要长篇大论。“《孙子兵法》只用短短几千言就讲清了军事奥秘。我就想用最简单的方式去骑乘,去表演。”

董春林过去9年的时间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最初几年他在俱乐部当马工,后来尝试创业,有三年的时间,他尝试在公园里做骑乘服务,在景区做野骑。后来他离开湖北到了唐山,又从唐山来到安平,成为了天一文旅马秀表演的一个演员。

无论是做马工,还是创业,他的经历与大多数从马工起步的从业者来说并不算特别。只是与马相处的点滴中,他多了一些思考,在马术中找到了一扇走出旧世界的门。

“调驭之机密,时也,一年知,两年能,三年形,四年熟,五年稳。”在董春林看来,调训马匹的机密在于时间,他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去牵马,带它们去不同的地方。他说,“和相同的人做不同的事是比和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更美好的体验。”他平时接触到的人很少,从马的身上他学到了很多跟人相处的道理。

还在湖北的时候,董春林遇到了两匹西南矮马。当时他有个朋友,朋友生意做完就打算把手里的一批马拉去卖了,在找到买家之前的这段期间,这些马都托他照料。这些马里面有身高不足一米的矮马,也有高头大马,不论大马怎么欺负两匹矮马,它们都不曾显露出丝毫的怯懦,蓬松的黑色鬃毛霸气依旧,一次次主动靠近大马。这些矮马让他想到了自己,他是一个个子不高,身材偏瘦,性格内敛的人,以前别人欺负他,他只会选择远离那人。从这些小马身上,他学会忘记别人对自己的不好,保持善意和接纳,这逐渐让他有了更强大的内心,与人相处时就不再那么在意别人的态度了。

这两匹矮马很机敏,之前的主人从来都抓不住它们。董春林起先也抓不住,在照顾这些马的过程中,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他尝试蹲下来摸它们,用真诚的感情与它们交流。后来有一次,其中一匹矮马见他走过来就主动跑向他,他一时很感动。这样建立了感情后,他就很不舍,就想怎样才能留下它们,给它们找到更好的出路。那时他已经有两匹大青马了,对于手头并不宽裕的他来说,多养一匹马,所需要耗费的心力和财力就要大大增加。他说,“理想应该跟现实相结合,要不然都是瞎想。”想好后他就下定决心买下它们,他要把这两匹矮马训练成拉战车的马,进行表演。他仿造出土的古代战车的式样,亲手制作了一辆可用于表演的战车。当他第一次训练这两匹矮马拉战车的时候,它们就能做到并排前进。两匹矮马目前还没有达到能上场表演的水平,不过只是时间的问题罢了。他自己现在有三匹半血马,加上这两匹西南矮马,一共有五匹马了。这两年,这几匹马跟着他走南闯北参加各地的演出。

买一匹训练好的马只需要金钱就够了,而训练好一匹马的过程却十分漫长而艰辛。董春林告知,在《自然驯马法》的表演中,让马匹卧倒的动作,在训练的过程中可能要分解成五六个单个动作来逐步让马完成。每匹马每天都需要进行两到四次的训练,而训练好一匹能够进行这个表演的马至少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

“知道训练每个动作的技巧方法就不会拔苗助长,知道训练每个动作的分解步骤就不会迷茫困惑,知道训练每个动作的时间长度就不会烦躁焦虑。”董春林认为,对于驯马人来说,最难的不是控制好马,而是控制好自己。因为马只要训练方式得当,都会服从于人,而人要控制自己因重复训练而产生的懒惰,因急功近利而产生的贪婪,因马儿犯错而产生的情绪,等等,这些都是比控好马更难的事情。

董春林不认同用喂食的方式来驯马,虽然起初可能会效果显著,不过到后来反而麻烦。在董春林看来,驯马分为两种,快速和慢速,采用这两种驯马法的人彼此不了解对方,也无法说服对方。对于一个真正的高手而言,驯马就像是吃饭和睡觉一样简单。他的驯马之要可概括为:“奖惩并施,激赏同在,顺时而奖,逆时而惩,惰时而激,亲时而赏。欲知激赏,先知马性。日久情深者,先知也,知何时奋,何时静,何时惧,何时稳,何时动。乘其稳,放其奋,避其疲。多放则疲,少放则奋,速放则躁,慢放则稳。”

董春林将人与马的关系概括为6种:人对待马像对待儿孙一样,总会宠着它;像面对师傅一样,时时注意反省自己;像朋友,同类相吸;像情人,依恋欢喜;像工具,使用它,驾驭它;像事业,明察秋毫,日精日进;像孩子,悉心栽培,望其成材。在人与马相处的过程中,这种关系会不断变化,有时候是老师,有时候是情侣。

多年与马朝夕相处的生活,让董春林少有人际交往的经验,他觉得自己不懂生活,不懂交流,不懂表达情感。虽然得到了驯马技术上的提高,也从马身上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但也错过了人生路上的一些风景。有些时刻,需要与人一起分享才能缓解那份孤独,他期待一个能与他同行的人的出现。在他看来,人活着需要有梦想,有梦想才有灵魂,身体并不那么重要。“人如果没有梦想,就像是只会跟着母马的马驹,一旦断奶,就变得迷茫不知所措。”他希望自己的这套驯马的经验能够影响到别人,不压迫马,尽量保证马的福利。

文/吴曼 图/依米影像

©2011-2025  马术在线 (京ICP备11042383号-3)     E-mail:horsemanship@vip.sina.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