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术在线 首页 马术杂志 合作伙伴 查看内容

荷兰马术大师赛:在马背上找到人间天堂

2022-9-28 09:21|来自: 《马术》2018年4月刊

摘要: “风车之国”荷兰,如同大多欧洲国家一样,称不上幅员辽阔,其南北最远端相距仅有300公里。然而,荷兰确实是毋庸置疑的马术大国:总人口1700万,其中马术爱好者群体超过120万人。有40万活跃骑手,45万匹马,3000多个 ...


“风车之国”荷兰,如同大多欧洲国家一样,称不上幅员辽阔,其南北最远端相距仅有300公里。然而,荷兰确实是毋庸置疑的马术大国:总人口1700万,其中马术爱好者群体超过120万人。有40万活跃骑手,45万匹马,3000多个马术中心和机构。众多的荷兰著名马术骑手和家喻户晓的荷兰温血马让她成为了欧洲的马术之星。

对于马术的忠诚和热爱,荷兰人毫不掩饰,“马术运动印刻在我们的DNA里,我们国家有着悠久的马术传统以及丰富的马术知识和技能。”

3月8日至11日,经历了一个冬季的休整,欧洲马术圈子又沸腾起来。这次众人将目光聚焦于位处欧洲西北部的荷兰——荷兰年度第一场重要的国际马术赛事,最大的室内赛事“荷兰马术大师赛”(布莱班特室内马术大赛)闪耀欧洲。

马术,也是艺术

为期四天的荷兰马术大师赛于当地时间3月8日晚正式打响。在斯海尔托亨博斯这座荷兰南部小城中,来自世界各地的障碍和舞步高手汇聚一堂,在这项世界级室内马术比赛中各显其能。比赛第二日,《马术》杂志一行便首先被赛场无处不在的美感所包围,被荷兰马术人对美的追求所感动了。

荷兰人的艺术感仿佛是与生俱来的。在这片比中国台湾岛面积大不了许多的土地上,艺术大师辈出,既有我们耳熟能详的伦勃朗、梵高等绘画大师,又有新央视大楼的设计师“鬼才”库哈斯。中央政府着力于促进荷兰艺术实践的质量与多样性,以财务补贴的方式激励艺术创作与艺术品购买。经过几百年的文化浸润,现在的荷兰艺术早已不满足于束之高阁的博物馆藏品,他们的艺术感体现在修建得体的大片草坪,建筑工地围挡上的涂鸦,甚至是餐桌上必备的鲜花与烛光。艺术源于生活,荷兰人又把艺术融入到生活中的角角落落。

走进荷兰马术大师赛场馆内,便能感受到比赛开办51年来传袭的“荷式”风格。赛场以黄色和绿色为主基调——荷兰人不追求色彩的强烈对比,也并无对物件的精雕细琢,他们最舒适的生活方式是一种“粗放的精致”。哪里都少不了的木制结构和花草树木,彰显着这个农业大国对植物的归属感。作为一场顶级室内比赛,它并没有给人“高大上”的压迫感,深入其中,只觉得这场五星级赛事是“可望又可及”的。舒心、温暖、有生气,这里就是荷兰人理想的“家”的样子。

场馆设计同样巧妙,不是传统的主场馆在中央,四周环绕练习场和展商的模式。荷兰马术大师赛利用马匹从马房到练习场,练习场到赛场的沙地路径把场馆横竖L字切割两刀,加之数个推拉墙的隔断,营造出更大的空间感和景深,布局颇有些苏州园林“移步换景,景景不同”的韵味。

荷兰的马术爱好者不光爱马,更爱美。作为马术赛事的周边产业,荷兰马术大师赛上马展(Promo Village)的展位中雕塑、画作、家装等艺术品占多数,那些兼具美观和实用性的马具也在展中,比如舞步马头戴的镶钻额革,特色马靴等,“设计感”是第一要务。或许是因为荷兰骑手中百分之八十都是女性,展商们抓住了商机,售卖各种马术元素的配饰,还有一家专卖女士护肤品。

“美”是赛事主办方和荷兰马术爱好者的共同追求。赛事主席安基·范格林斯芬(Anky van Grunsven)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在本届比赛中主办方想让赛事办得更好,更加美观,因为2018年是荷兰马术大师赛第一次加入劳力士场地障碍赛大满贯系列赛中,是里程碑式的一年。“就像你看到的一样,我们准备了漂亮的看台和餐厅”,Anky 说,“即使你对马一无所知,仍然可以在这里找到乐趣,这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需要盛装舞步明星”

在马术运动中,荷兰人对盛装舞步项目总是情有独钟,舞步门票往往在开赛前几天就被抢购一空,布拉班特室内马术大赛也不例外,持续四天的比赛中,从赛程上,盛装舞步与场地障碍的比赛数量不相上下;参与度上,舞步比赛更是座无虚席,这让我们惊讶于盛装舞步在荷兰的普及程度。

世界杯自选动作比赛是舞步中难度高的比赛,共有15位骑手入围最终比拼。德国名将伊沙贝尔·韦特(Isabell Werth)不负盛名,策骑 12 岁的好搭档 Emilio 在国际马联世界杯盛装舞步西欧赛区最后一站中以87.405分再次登顶,大比分超过亚军荷兰舞步骑手爱德华·珈尔(Edward Gal)和爱马 Glock's Zonik。

当全部人的目光都聚集到“舞步女王”伊沙贝尔和 Emilio 身上时,我们却发现,在历届世界杯总决赛这一最高水平赛事中,荷兰舞步代表队和荷兰舞步选手总能在领奖台上占据一席之地,有时甚至能包揽前三名,荷兰马术人在舞步项目上的突出成绩令人艳羡和好奇。对此,《马术》杂志采访到了著名荷兰舞步骑手阿迪琳特·科内丽森(Adelinde Cornelissen),她曾在世界杯总决赛上获得两金两银,并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获得个人银牌和团体铜牌。

和很多顶级骑手的背景不同,阿迪琳特并未出生在一个马术世家。“我们家没有马房,也没有各种马术设施。6 岁时,我开始在家旁边的骑术学校上课。我的父母告诉我,要想骑马,你首先要向我们证明你真的能坚持,不论下雨还是严冬,我们才会考虑给你投资买马”,她说道。就在一年之后,父母看出了她学骑马的决心,而她也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匹马。

她说,自己和家庭都很普通,生活的巨大转变在 2004 年。那年阿迪琳特第一次赢得国家冠军时,她也因此拿到了第一笔赞助,得以继续在马术道路上的更高追求。“所有人都觉得你能成为专业骑手的前提必须‘万事俱备’,你要有富翁父母能为你买好马,你家里有马房、室内场、大卡车等等一切。但我不是,当我到这里的时候,这些东西就来了。” 

“你可以有天赋,但是只有天赋而不努力,也永远达不到目标。我认为不论做什么,最重要的是有动力,肯投入。不学习,什么都做不到。”阿迪琳特说,自己从来没有梦想过能成为一个专业骑手,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她还是一名老师。为了备战奥运,她放弃了自己的老师本职,从一个业余骑手转身而成一个高级别专业骑手,在赞助人的支持下,有了更大的马房和更好的马匹。

诚然,在荷兰,遍地的马术学校和机构让马术入门者的学习有着得天独厚的便利,马匹的人均拥有量和高质量目前更是让中国马术难以望其项背。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到,级别高如阿迪琳特这些荷兰一流骑手也有过瓶颈期,经历过“很难很难”的阶段,只是他们坚持着马术人的耐心和进取精神,最终找到了突破口。

去年新上任的荷兰马术大师赛赛事主席安基·范格林斯芬也是荷兰传奇盛装舞步骑手,连续三届赢得奥运会金牌,她的出现曾动摇伊沙贝尔·韦特(Isabell Werth)在舞步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对于盛装舞步在中国的发展,赛事主席安基建议道,“你们需要一个舞步明星。有一个人们能看到,想赞赏,想与之看齐的人物。马术明星能吸引关注,从而带来观众。”

最好的总是留在最后

不容错过的“劳力士场地障碍大奖赛”(Rolex Grand Prix)于11日下午准时上演。荷兰马术大师赛在今年第一次加入劳力士场地障碍赛大满贯,作为“大满贯”四站比赛中的年度首项赛事,更多顶级骑手的加入,更高奖金的诱惑,给本年度的荷兰马术大师赛带来不一样的观感。

国际马联场地障碍排名前十中的八名骑手齐聚劳力士场地障碍大奖赛,上演激烈角逐,争夺高达 80 万欧元的奖金。三位劳力士代言人,法国骑手凯文·斯托特(Kevin Staut)、加拿大骑手埃里克·拉马泽(Eric Lamaze)以及瑞士骑手史蒂夫·戈尔达(Steve Guerdat)重聚于斯海尔托亨博斯。其中实力强劲的斯托特与爱马“梦想家”在去年 12 月曾于日内瓦力战群雄,勇夺劳力士 IJRC十强赛桂冠;而戈尔达是唯一的一名参加过所有 15 站劳力士场地障碍大奖赛的骑手,可谓经验十足。

荷兰骑手近两年的突出表现有目共睹:有两位骑手跻身前十排行榜之列,哈里·斯莫德尔斯(Harrie Smolders)名列第二,迈克尔·万·德尔·弗勒腾(Maikel van der Vleuten)排在第七。这两位“荷兰之光”同样骑乘最优秀的马匹,在荷兰粉丝的欢呼声中走入赛场。

来自北欧的两名瑞典骑手皮特·弗雷德里顿(Peder Fredricson)和亨里克·万·艾克曼(Henrik Von Eckermann)也出席了劳力士大奖赛,前者是 2017 年哥德堡欧锦赛冠军,也是里约奥运会个人银牌得主。以及近年来表现优异的意大利青年骑手洛伦佐·德·卢卡(Lorenzo de Luca),排在世界第六,也与众多高手同场竞技。

除了以上八位骑手,去年底在日内瓦国际马术节劳力士场地障碍大奖赛中夺冠的 37岁美国名将肯特·法灵顿(Kent Farrington)本应是此次赛事冲金的种子骑手,不幸的是,法灵顿于上月惠灵顿冬季马术节比赛中受伤骨折,遗憾退出了荷兰马术大师赛的比拼。由于这次意外,他无缘延续战果,一举捧得劳力士场地障碍赛大满贯奖杯,但他仍然可以力争在一轮四站比赛中赢得两次,从而获得25万欧元的额外奖金。

在持续四天的荷兰马术大师赛中,经过 9 和 10 日两轮资格赛的角逐,共有 40 对骑手和马匹组合脱颖而出,进入到当地时间 11 日下午举行的大师赛最重磅比赛——1.60 米劳力士场地障碍大奖赛的比拼。最终,附加赛最后一位出场的年轻比利时骑手尼尔斯·布鲁尼塞尔斯(Niels Bruynseels) 携 马 匹 Gancia de Muze 力 压 群 雄, 捧 得冠军奖杯,正式步入劳力士场地障碍赛大满贯的强劲争夺战中。

荷兰马术大师赛劳力士场地障碍大奖赛采用一轮比赛加附加赛的形式,无论在障碍高度还是路线难度上都是最“高配”。“大奖赛一般有一道障碍是双连跳,而这次的路线有两道双连跳,”赛前路线设计师 Louis Konickx 对《马术》杂志解释障碍设置的难点,“因此一共13道障碍,人马组合却需要完成17次跃障。”此外,在第三道障碍结束后,马上就进入4号三连跳障碍,“这么早就进入高难度障碍也是不多见的,”Louis说。

在保证难度的同时,荷兰马术大师赛始终保持着对艺术与美的追求。障碍设计中,能看到“荷兰四宝”之二的风车、郁金香这些不可或缺的荷兰元素。此外,彰显荷兰艺术之国的“向日葵”、“夜巡”、“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和“人间乐园”等经典名画都被用作素材融入到障碍设计当中。路线设计师补充到,为了拿到最高清的画作图片,他们特意与欧洲的各大博物馆取得联系,以求制作最精致的障碍。

随着比赛的开始信号发出,荷兰骑手排在首位出场,但他的表现差强人意。事实上,在比赛的前半程中,路线设计师成功用4号ABC、第 11 道 AB 组合障碍和7号AB组合障碍后回转再跳8号障碍这三组挑战让实力最强劲的参赛者凸显出来。排在第19位出场的菲利普·魏斯豪普特(Philipp Weishaupt)与爱马LB Convall 配合默契,以 72.49 秒轻松通过 13 道障碍。接下来的 23岁小将伯特伦·艾伦(Bertram Allen)延续好状态,虽然在 7 号组合障碍上碰杆,但有惊无险,且在时间上更胜菲利普一筹,以68.62 秒刷新完赛时间。比赛进行到一半,20 对人马组合只有 5 对以零罚分进入附加赛,紧迫感在赛场逐渐弥漫开来。

后20位出场的骑手吸取前人经验,不愿“重蹈覆辙”。曾勇夺劳力士场地障碍赛大满贯的英国名将斯科特·布拉什(Scott Brash)、近年来成绩优异的葡萄牙女骑手卢茜娜·迪尼兹(Luciana Diniz)和德国骑手马库斯·恩宁(Marcus Ehning)均不负众望,在规定时间内零罚分完赛跻身附加赛。随后出场的荷兰本土骑手哈里·斯莫德尔斯(Harrie Smolders)的爱马 Emerald 在准备过程中反复扬后蹄,赛后才知他已经受伤,但哈里仍淡定地带领爱马以零罚分完成比赛,也成为了第 9 位得以进入附加赛的骑手。

一轮比赛结束时,包括最后赢得附加赛入场券的瑞典骑手亨里克·冯·艾克曼(Henrik Von Eckermann),瑞士马术明星史蒂夫·戈尔达(Steve Guerdat),荷兰本土骑手迈克·范·德·弗伦丁(Maikel Van Der Vleuten)和来自比利时的尼尔斯·布鲁尼塞尔斯(Niels Bruynseels),共 13 名骑手进入附加赛的争夺。

附加赛上障碍被减少到 8 道,所有获得参赛资格的人马组合都在尽力抢夺时间,由于马匹冲刺速度极快,马蹄声连连回响,观众不由得也紧张起来。共 6 对人马组合经受住第二轮考验,其中爱尔兰小将伯特伦·艾伦(Bertram Allen)表现突出,排名第四。倍受关注的荷兰骑手哈里·斯莫德尔斯(Harrie Smolders)与马匹Emerald 以 37.89 秒的惊艳成绩完赛,当观众们以为哈里已经胜券在握的时候,紧随其后出场的德国名将马库斯·恩宁(Marcus Ehning)又刷新比赛时间,以 0.09 秒的微弱优势勇夺亚军。而排在最后一位出场,第一轮比赛中表现并不突出的比利时骑手尼尔斯· 布 鲁 尼 塞 尔 斯(Niels Bruynseels) 以黑马之姿夺冠,完美验证了“最好的总是留在最后”这句谚语,为本场荷兰马术大师赛劳力士场地障碍大奖赛画上句号。

这个赛场不只属于胜者,还有许多骑手实力强劲但运气不佳。凯文·斯托特(Kevin Staut)在少有人折戟的第 2 道障碍失误,无缘附加赛;而来自比利时,曾在去年赢得亚琛世界马术节劳力士大奖赛的名将格里戈里·沃雷特(Gregory Wathelet)全程状态上佳,只可惜在最后一道障碍打杆,遗憾退场;季军哈里·斯莫德尔斯也因为马匹受伤而错失夺冠的机会。不过,正如凯文在赛前接受采访时对我们说的“这项运动什么都有可能发生”,骑手们只能尽最大的努力去拼,同时做好接受一切结果的准备。

这是荷兰马术大师赛第一次加入劳力士场地障碍大满贯系列赛事,原本由两站室外草地比赛,德国亚琛世界马术节和加拿大云杉草地大师赛,以及一站室内赛,日内瓦国际马术节组成的“大满贯”形成了最好的平衡:两站室内,两站室外马术比赛。冠军尼尔斯在赛后采访时说道:“我可能和劳力士大奖赛有特殊的缘分,在 2016 和 2017 年都曾在比利时赢得大奖赛。”他表示,接下来的目标就是赢得下一站在德国亚琛举办的劳力士场地障碍大奖赛。

荷兰小城如何成就顶级马术大赛?

比赛地斯海尔托亨博斯(S-Hertogenbosch)是北布莱班特(North Brabant)的首府,但对于我们而言,却不比中国小城市的规模——人口只有15万,市中心几条街步行20分钟即可走下来,临街都是小餐厅和酒吧,也并无大型购物中心和娱乐设施。就是这样一个荷兰小城,却办起了世界一流马术比赛。

从1967年开办第一届比赛,到如今荷兰马术大师赛已经举办了半个世纪之久,并发展得越来越好。51 年前,布拉班特室内马术大赛成为了首个在荷兰引用商业模式的马术赛事,主办方深知,要维护赛事的可持续性,要做的不仅是用高级别赛事吸引全球顶级人马组合参赛,更要培养自己本土的马术土壤。

赛事主席安基·范格林斯芬对《马术》杂志表示,“我们让低级别的骑手也能有机会到现场比赛,小场馆就是专门用作较低级别比赛的。同时,我们也为孩子和业余马术爱好者准备了有意思的娱乐活动。所以哪怕你对马一无所知,看这个赛事也可以感觉很有趣。”

荷兰马术人坚持“人性化”的办赛理念——总是把观众的观赛体验放在第一位。赛事间隙,他们请来冷血马、PONY马组成队伍,在场内绕路障而行,进行不计分的趣味赛,高头大马与软萌PONY的对比让人忍俊不禁;此外,还有极具创意的马背特技表演。在饮食上,场馆内就有西式简餐、日式料理、高端酒吧,以及多种小吃糖果可供选择。携家眷或者呼朋引伴而来的观众们可以轻松愉快地坐下来交流感情,有商业需求的也可洽谈合作,氛围一片火热。这些看似和比赛不相干的设计,其实是荷兰马术大师赛不可或缺的亮点。

虽然比赛有悠久的历史,但在赛事管理上却丝毫不肯放松。热身场内赛事主席亲自上阵,戴着麦克维持秩序,保障骑手和马匹的安全。志愿者们以热爱马术的青少年作为主力,他们承担起许多非核心却必要的工作。比如布置赛场、搬运障碍,安排检票。因为马匹通道与游人多次交叉而行,还有不少志愿者拉着绳子,听着信号,在安全时为游人开启“绿色通道”。组委会方进行管理,每天都要开几次会议,传达注意事项和经验。 

荷兰每年有7300场马术赛事,8个国际马联指定项目赛事均有涉猎,总比赛数量达到76万5千,每年马术产业给国家贡献15亿到20亿欧元产出,仅次于国民运动足球。在荷兰,有一句俗语:“在马背上能找到人间天堂”。

赛事的发展与当地运动的普及程度总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强大的受众,再高级别的赛事也有如“空中阁楼”一般没有根基。在荷兰,我们再次领略到马术明星的巨大魅力:杰伦·迪伯尔丹,作为荷兰籍著名障碍骑手,他的“粉丝”——大多是十岁左右的小骑手们——因为可以与他合照而跟随他穿过整个场馆走到指定地点,他们安静地排队等待签名,眼中全是崇拜与欣喜。孩子以成为杰伦为目标,他们是荷兰马术未来的希望。赛场内,“舞步女王”伊沙贝尔表演结束,全体观众起立鼓掌欢呼,激动的心情透过掌声的分贝溢满赛场。这一刻,他们视马术为真正的运动,力与美的展现。

过去30年中,承办世界杯总决赛等里程碑式的事件,让布莱班特室内赛变得更加国际化,从市区级别赛事,发展到如今国际顶级骑手的参与,座无虚席的观众,荷兰马术大师赛从未停止前进的步伐。对于本土比赛的国际化是否必要这一疑问,赛事主席安基·范格林斯芬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她说,“当你做一件事的时候,你要想到下一步要做什么。你始终要寻求发展,否则就无法长久。”

文/尹天姿 图/李艳阳

©2011-2025  马术在线 (京ICP备11042383号-3)     E-mail:horsemanship@vip.sina.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