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术在线 首页 马术杂志 马匹/马种 查看内容

山地名马——卡巴金马

2022-3-3 15:59|来自: 《马术》2013年12月刊

摘要: 品种名称卡巴尔达人是北高加索地区的居民,自称“阿迪盖人”,主要分布在苏联卡巴尔达 - 巴尔卡尔自治共和国东部和东北部地区,部分分布在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内。属欧罗巴人种高加索类型。他们所养的马匹就是卡 ...


品种名称

卡巴尔达人是北高加索地区的居民,自称“阿迪盖人”,主要分布在苏联卡巴尔达 - 巴尔卡尔自治共和国东部和东北部地区,部分分布在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内。属欧罗巴人种高加索类型。他们所养的马匹就是卡巴金马,或更准确地说叫“卡巴尔达马”。 卡拉恰伊民族宣称养在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境内的卡巴金马一律都叫“卡拉恰伊马”,是另一个独立品种。

育种历程

卡巴金马原产于原苏联北高加索地区,以卡巴尔达 - 巴尔卡尔自治共和国为中心,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品种,于16世纪在北高加索的山前和山谷草原中育成的马种。它是由当地居民用本地的山地马与阿拉伯马、土库曼马、卡拉巴赫马等长期进行杂交和选育而形成的。卡巴金马的饲养方式属于群牧管理。夏天,在高山或亚高山草场放牧,冬天把马匹从山上赶到较低的地方。马匹主要是在崎岖不同的地形中用于骑乘。选种主要是选择那些力量大而且耐力好的马匹个体,形成了在外形、生物学特性和经济有益性状一致的骑乘马种。在卫国战争时,作为优良战马的卡巴金马遭受重大损失,有许多马牺牲在战场。在二十世纪末,俄罗斯开始恢复和完善卡巴金马种。据1990年1月1日普查结果,共有3万匹卡巴金马(包括杂种马),其中1.42万匹是纯种卡巴金马,其中5500匹为纯种繁殖母马。

外貌特征

卡巴金马属乘挽兼用型。体质结实,头长而干燥,多为半兔头,耳长,耳尖向内拧转。颈长中等,肌肉发达,下缘稍垂,颈础低。鬐甲高长中等。胸廓深,背长直,腰坚实,尻斜,有的呈尖尻。四肢发育良好,多曲飞、外向,距毛较少,蹄质坚实。鬃尾厚密,毛色主要为骝毛和黑毛,据说卡巴金人喜欢这种暗色毛的马。马一般无白章。


卡巴金马的性能

卡巴金马是优良的骑乘马,也可以用于驮运和挽曳,由于山地条件的锻炼,运步灵活而谨慎,对温度和气压的骤变有良好的适应性。卡巴金马适合平地赛马、障碍赛马、耐力赛、骑马旅游等。其短距离竞赛纪录,1600米为1分53.4 秒,2400米为2 分51秒,3200米为3分52秒,4800米为6分10秒。在1935-1936年间,环高加索山脉3113千米的长途能力测验,总计历时47天。

目前,在俄罗斯卡巴金马有几千匹,比以前少了很多,但令人高兴的是卡巴金马的育种计划正在恢复。在欧洲,卡巴金马不超过500匹,主要集中在德国,其次是波兰、法国、西班牙等。卡巴金马在北高加索山区主要作役用,在欧洲主要作骑马旅游或者耐力赛。一些骑乘学校使用的马术运动用马,或用纯种卡巴金马或是用卡巴金马和纯血马杂交生成的盎格鲁-卡巴金马。

卡巴金马引入我国

1950年,我国由苏联北高加索斯达夫罗波尔边疆区163号马场引入148匹卡巴金马。大部分卡巴金马都含有纯血马血液,公马几乎全有,最少含1/16,有的高达1/2。这些马被分配在黑龙江、内蒙古和贵州等省、自治区。当时分配给黑龙江的公马49匹,用于改良拜泉县本地马。母马47匹繁育在牡丹江山市种马场;分配给内蒙古50匹(种公、母马各25匹),落户归绥市(今呼和浩特市)南门外的种马改良场,1952年将这些马迁到包头市郊的内蒙古麻池种马繁殖场,1956年又迁入锡林郭勒种畜场即后来的白音锡勒草原马场。自此,以蒙古马为母本,以卡巴金马为父本杂交改良成的锡林郭勒马在这里诞生。1950年引进的其余卡巴金马分配在贵州省。1961年和1963年又由苏联引入一部分,后者分配在辽宁省小东种羊场(公马5匹和母马25匹)。据黑龙江牡丹江山市种马场、黑龙江繁荣种畜场和内蒙白音锡勒种畜场的测定,成年公、母马平均体高分别为 157.9厘米、155.0厘米。

卡巴金马在我国的利用

卡巴金马突出的优点是适应性强,晚熟,利用年限长和饲料利用率高,春秋放牧抓膘快,繁殖力和泌乳力均较强。能在高寒地区终年群牧管理,并能适应不同地区的风土气候条件。一般都在5岁以后结束生长发育,受胎率均在90%以上。

卡巴金马在原产地是终年群牧管理在高寒的山区,引入我国后在山市种马场采取舍饲,1951年和1952年生的卡巴金母马体高逐渐增加,体尺指数稍下降,趋于轻化。1953年生的母马离乳后改为冷舍培育,即冬季饲养在三面墙的棚舍内,体高有所下降,指数逐渐增加。

卡巴金马用于山地乘驮,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据1955年东北畜牧研究所和东北农学院对克山县蒙卡一代杂种母马的测验,以318千克挽力(相当于体重的45%),挽曳距离54.8米;以24千克挽力(相当于体重的10%),拉两轮花轱辘铁车,40千米需5小时14分钟。据1960年在黑龙江省畜牧生产运动会上的测验,成年母马骑乘,2000米为2分47.3秒。

据1982年在呼和浩特市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上的骑乘记录:1600米为1分56.3秒,2000米为2分26.03秒。挽曳工作性能亦较好,在黑龙江省的多数繁殖母马都为乘挽兼用。

卡巴金马的杂种适应性比其他品种的杂种均强,但多斜尻和曲飞节。卡巴金马与西南马杂交所生的后代,对西南山区适应能力很好,骑乘能力亦比西南马有显著提高。遗传性稳定,与蒙古马、西南马杂交效果良好。 

卡巴金马在我国繁殖与推广 

卡巴金马的适应性比引入的其他品种马强些,尤其是对高寒地区的适应能力较强。1976 年,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发生历史上罕见的大雪,平地积雪 1 米多厚,气温下降到 -40℃,其他家畜因雪灾损失了 70% 以上,但卡巴金马仍可大群放牧,到翌年初,810 匹马成活率达 80%。

该品种因适应性强,繁殖和推广得较快。主要繁育在黑龙江省山市种马场、内蒙古白音锡勒牧场、贵州省山京马场(原清镇马场 )、辽宁省小东种羊场和云南省嵩明马场,后推广到全国 16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它在各地用于改良当地马和参与改良培育新品种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因引入我国的公马几乎都含有纯血马血液,体格较大,结构较好。所以,我国所有的卡巴金马实际上已属于盎格鲁 - 卡巴金马,体尺、外貌比引入时有明显改变。现有的马匹多为直头,鬐甲明显,正尻达 68.6%,体高也比引入时有所增加。

那时,卡巴金马在黑龙江省的数量较多,仅山市种马场就培育出近4000匹。至 1973 年,全省有 25 个马场或种畜场繁育该马,除推广至外省外,全省共有卡巴金马 2566 匹,其中繁殖母马 1353 匹。在平原农业区,轻种一代杂种,必须再用重种轮交。因卡巴金数量多,黑龙江繁荣种畜场用苏重挽、阿尔登公马与部分卡巴金母马杂交,培育兼用型半血马,类型符合兼用,较受农民欢迎。卡巴金马的弹跳力较好,可作为马术用马。

(文/王振山 图/Paweł Krawczyk、Michel Gonzalez、Catherine Michelet - www.chevalsansfrontieres.com)

©2011-2025  马术在线 (京ICP备11042383号-3)     E-mail:horsemanship@vip.sina.com

返回顶部